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穆光宗:成功老龄化:中国老龄治理的战略构想

时间:2015-07-14 08:51:52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6656


  

   摘要:不同的老化阶段有不同的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老年生命历程理论,即缩短过渡期,顺应老化;延长活跃期,健康老化;利用活跃期,活跃老化;应对失能期,尊严老化;善待临终期,告别老化。进而探讨了“成功老龄化”战略,即要顺应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不同规律,采取总体战略和差别战略结合的做法。总体战略包括:有准备的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适度老龄化、和谐老龄化四个战略。分期战略包括:在活跃期,要采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的组合战略;在失能期,要采取零歧视、零瘫痪、零自杀的老龄化战略;在告别期,要采取有尊严的老龄化战略。

   [关键词]老年生命历程理论;成功老龄化;老龄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5)03-0055-07

   [作者简介]穆光宗(1964-),浙江省象山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社会老年学中,最基本的观点都是从生命历程或者生命周期出发的,生命历程(life course)理论相当重要。生命历程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过程,包括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如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生命历程是每个人生命的自然过程,从生到死,犹如自然界中的春去冬来、花开花落,不论权贵显要还是一介平民,都摆脱不了这条轨道。老年是人生整体生命的一部分,是前面时期的延续,也受到前面时期的深刻影响。

   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进入老年期之后,老年人一般会经历第三年龄或者是自理期(过渡期+活跃期)和第四年龄或者说依赖期(包括失能期或者残障期、卧床期和临终期)。

   成功的老龄化战略则要顺应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不同规律,采取总体战略和差别战略结合的做法。其一是贯穿整个老龄化和老年期的总体战略,需要有准备的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适度老龄化、和谐老龄化四个战略。其二是在老年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化老龄应对策略。例如,在过渡期,要采取适应老龄化的战略;在活跃期,要采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的组合战略;在失能期,要采取零歧视、零瘫痪、零自杀的老龄化战略;在告别期,要采取有尊严的老龄化战略。

  

   一、老年生命历程的发现和启示

   根据经验观察,笔者认为老年生命历程大致可以分类五期如下:

   图示老年生命历程框架

   (一)退休过渡期

   离退休所表征的社会老化是重要的老化信号,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和城市比较,由于农村没有退休制度,所以农村老人没有过渡期,没有制度分割的人生断面,是自然过渡的,一般没有痕迹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过渡期的主题是如何顺应老化,顺利度过退休之初的适应期,即积极应对“离退休综合症”。“离退休综合症”是指一个人在退休前后一段时间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不适应症状。 它直接损害退休人的身心健康 , 并且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持续产生负面的影响,加速衰老过程。其特征是:孤独、空虚、失落、自卑和无价值感,体力和精力减退明显,负心理严重;情绪忧郁,焦虑紧张,心神不宁,急躁易怒;对身边事物毫无兴趣,懒散乏力,不爱活动;心理上老化现象加快,自感脑力和体力不支,悲观失望;有精神障碍者易促发多种身心疾病。一些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职工在退休前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占 10 %~40 %,不适应时间基本在1年或2年以内 ,其中3个月内最为明显。这部分人生活是否适应,心理是否健康,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都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退休之后的角色丧失、角色中断导致“无角色困境”。角色是自我认知的基础,寄寓着人生的意义。从被动的“角色剥夺”到主动的“角色转换”展现的是角色的两重天。退休者需要认清形势,把握自己,创造条件,转换角色。老年人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如老年大学的学习者、生活社区锻炼者、旅居养老者、写作者、创业者、探险者、儿孙照顾者和社会参与者,等等。

   退休应对包括:放下——跟昨天告别,不眷恋过去;接受——和今天拥抱,不错过当下;顺变——与明天相约,不辜负未来;收获——让生命发光,使岁月生辉。退休者需要认清自身具有的老年优势,树立“老年自觉”和“老年自信”。刚退下来的离退休人员有三大优势和四大资本:职位影响、工作经验、人生智慧,同时拥有健康资本、经验资本、智慧资本和社会资本(关系资本),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在深层的意义上,老龄化的挑战也来自心态的老化。老年人需要创建属于自己的“阳光心学”。老年贵养心,正心修行,积德行善,幸福自求,是老年人生共同面临的大课题。老年人要修一颗年轻心、欢喜心和天地心。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过六然修身格言: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安宁、愉悦、淡然,进入“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二)老年活跃期

   这是第三年龄阶段最宝贵的年华,老年人基本健康,生活自理,参与社会。美国学者2006年研究发现:一个65岁的美国老人平均余寿17.7年,其中13.9年是活跃的(78.53%),3.8年是依赖的;而一名85岁的美国老人平均余寿6.4年,其中3.0年是活跃的(46.88%),3.4年是依赖的。

   老年活跃期的主题是“健康老化”和“积极老化”,就是挖掘生命潜能、实现人生价值。1991年12月16日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纲领》提出老年人五原则:独立,照顾,参与,自我充实,尊严。健康、乐活和长寿是老年期的三大主题。退休之后,需要重建人生目标,使生活恢复重心,不至于无心;同时培养兴趣爱好,使时间活力充沛,不至于无聊;走出家门交往,多参与社会活动,不至于无趣;扮演社会角色,使自己老有所为,不至于无用。离退休人员要建立起以“养生保健、快乐生活”为中心的享老式生活方式,尽量延长活跃期,这是从个体的层面理解的“成功老化”过程。老年不仅仅有衰老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有挑战的一面,也有享受的一面。

   老年生命历程中的活跃期就是老年发展期。“老年发展”就是制度性退休和功能性退休之间的过程。[1]老年需要成长,社会需要红利。老年人群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技能和智慧,是一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既要解决老年人养护照料问题,也要为老年人价值实现提供平台和机会。注重挖掘老年人力资源,要积极鼓励老年人再社会化,为他们的社会参与搭建广阔平台,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释放老年人口红利,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达到健康老化、积极老化的效果。

   老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人生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如何利用和开发时间资源的问题,而老年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闲。所以,如果有健康上的保证,有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的内在驱动以及外在的发挥能力的机会和环境,老年期应该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和提升。

   “老年发展”是一个正在引起注意的大问题。联合国大会于1991年12月16日通过《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第46/91号决议)鼓励各国政府尽可能将这些原则纳入本国国家方案。这些原则包括了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五大原则。 除了照顾原则以外,独立、参与、自我充实和尊严四大原则都彰显了老年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老年人的经验、知识、能力和爱心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力资源是老龄化社会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我所理解的老年发展是指老年人和社会保持良性互动、增知益能、展示风采、体现价值的过程。大致说来,老年只有两种趋向:要么发展,要么老化。

   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至少是因为它关联着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和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老年人再就业的动机和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致有四种类型:继续贡献型、乐中有为型、顺其自然型和谋求补贴型。面貌可以万端,实质却是一个:就是老年人在老年期的发展状况(老年人再就业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和前老年或者说退休前“人生资本”的积累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所说的“人生资本”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老龄化(个体生命的“增龄”过程)中所积累的一切资本,包括了形象资本、健康资本、能力资本(含知识资本)、道德资本、货币资本和关系资本。“老年发展”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生资本的再动员或者新创造,通过创造和积累新的人生资本从根本上遏止或者至少是缓解了老龄化的潜在风险。

   (三)失能障碍期

   进入第四年龄阶段,开始失能,出现轻度和中度的生活依赖。失能障碍期的主题是应对“病苦老化”,就是如何帮助失能的老年人复健、减少病痛和应对孤独。失能、孤独和痛苦是老年期面临的三大挑战。老年学研究发现了老年人口的双峰曲线分布规律,即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社会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健康老人,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需要长期照护的老人。原因是医药科技的显著进步既改善了生命的质量(丰义长寿,即有丰富意义的长寿),也改善了生命的长度(带病长寿,即虽然不健康但寿命长)。处在中间状态的老年人口会减少,会向两个方向分化:更健康,或者更长寿。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关注健康老人和失能老人的不同状况与需求。处在失能障碍期的老年人开始部分失能和部分的社会老化。这一阶段要警惕“空巢综合症”和“失能无助困境”,障碍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轻度依赖期、中度依赖期和重度依赖期。依赖是指失能引发的自我照料能力的丧失,以及对照料者的依靠。

   中度依赖期和重度依赖期的老人需要进入机构居住和接受照护,美国85岁以上老人25%入住专业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的住民中,85岁以上老人占了50%。高龄老人一般是依赖性老人。这时进入老年的负向发展,即不健康老化——包括亚健康老化和病苦老化。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大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的6.23%。到2015年,失能老人总量可能达到40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人达到1240万,占总体老年人的6.05%。按照“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轻度失能占84.3%,三到四项做不了的中度失能为5.1%,五到六项做不了的重度失能为10.6%。

   对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居家照料难以胜任,但他们从家庭以外获得的社会支持却非常有限。老年自杀有相当一部分与老年失能、生活不能自理有关。其实,考虑到人口高龄化的高峰还没有到来,因此我国老年人自杀的高峰期也还未到来。对于失去能力的老人来说,如何实现有尊严的老龄化是一个巨大挑战。这里的尊严恐怕只能是有限尊严、低度尊严和底线尊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曾在一个公开会议上透露:“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到五倍。在湖北京山地区,甚至出现了自杀屋、自杀洞。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

   (四)重病卧床期

这时进入完全失能阶段,老年人处在重度依赖状态。主题是如何“尊严老化”——避免被歧视、遗弃和虐待。重病卧床期是挑战最大的时期,“病苦老化”的过程实际上进入的是“辱寿”困境,“辱寿”是缠绵病榻、痛苦不堪、没有尊严的长寿[2],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