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唐代兴: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强健新生的生态文明道路

时间:2010-10-08 09:37:45 作者:唐代兴来源:爱思想


  关键词:自然宇宙始终处于进化历程之中,人类文明不断攀越自身阶梯:工业文明替代农业文明之后,以其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步伐将自己推向尽头,并以自身的全部智慧开启了生态文明的曙光。生态文明是一种生境化文明,它的具体指标有三:一是地球具有强健的承载力;二是社会具有生生不息的自净力;三是气候生境化运行。以此三大指标为规范引导,探索以低碳化生存、灾疫防治、生境化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

  关键词:生境化生态文明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低碳化生存 灾疫防治 生境化教育

  当代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整体上观,这是一个国家世界化和世界国家化的时代;具体论之,它却是一个中国世界化和世界中国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正在无声地追求一种全新的文明,即生境化生态文明;并为此而开辟着一条全新的道路,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本文的任务,就是尝试从整体上描述生境化生态文明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之全景蓝图。

  1、人类文明的当代进路

  进入21世纪,率先把创建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国家战略而提出来的,是中国政府。所以“生态文明”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话语,并在意识形态层面迅速达成了社会共识。这种共识,不仅是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智慧和生存智慧的体现,同时也张扬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规律。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就开始了对人类未来新文明形态的探索与研究,比如后现代主义、生态学、环境哲学、绿色政治等等,都是从不同领域切入来探讨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努力方式。20世纪70-80年代,未来社会学盛行,最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立足于人类存在的当下处境,透视历史的长河而提出“第三次浪潮”的假说。他指出,第一次文明浪潮发生在一万年以前,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把自己从与动物为伍的野蛮社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第二次浪潮却发生在三百多年前,它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基石,创建起了一个让人类充满无穷乐观态度的丰富多彩的工业文明社会。然而,很不幸福的是,“第二次浪潮的乐观主义遭到了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痛击,悲观主义成了一时的风尚。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在道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日趋堕落的社会,不论它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都不能认为是个进步的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社会不会只沿着单一轨道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是衡量社会的标准。” 因为进入20世纪后半叶,表现上看来欣欣向荣的“世界正在从崩溃中迅速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和社会准则,出现新的技术,新的地理政治关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传播交往方式的冲突,需要崭新的思想和推理,新的分类方式和新的观念。”

  阿尔温.托夫勒所描绘的第三次浪潮,就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新文明形态。这种新文明形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终于开始展露出她的整体轮廓,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之所以在当代产生,其根本之因源于工业文明本身。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社会为基石。从形态构成论角度看,工业社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使用不能再生的石化燃料作为能源基础和能源动力;二是全面依赖技术,全力追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成为社会的主动力;三是社会生产以消费为社会动力。从精神构成论角度看,工业社会由三个信念所支撑:一是一切各不同相的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人类社会面对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基础上的;二是工业化是社会进化的最高阶段,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同时,也认为工业化是最先进的社会形态;三是历史的潮流推动人类奔向生活更美好的未来,则势不可挡。由此两方面合谋,生成出工业社会的目标追求和价值体系:工业社会是“以人对物质的无限欲望与需要、掠夺与占有为动力,以科学主义为展开方式----即以对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开发为展开形态以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观念为行动纲领,以绝对经济技术理性为行动原则,以追求无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快乐和幸福为最高目标。”

  工业文明社会的这一整体目标追求标志了它只能是一种极限文明形态,这种极限文明形态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三个方面自我中止了自身的发展:一是它改造、征服、掠夺自然成性,把人类自己推向了与自然世界完全对立的转折点;二是它无限掠夺和高度消耗、浪费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处于枯竭状态;三是它持续追求经济高增长造成了整个地球的高污染化、高碳化。如上三者的持续强化,最终形成无可逆转的合力,开辟出工业文明的自我否定之路,这即是生态文明对当代人类的强健新生。

  2、生境化生态文明蓝图

  生态文明既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一种设想和描述,也是当代实践探索的坐标定位,所以,创建生态文明社会,既源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需要,更融进了想象与实践的合乐,这种合乐事实上敞开为一个不断探索与矫正的过程。

  旧酒新瓶式的生态文明 客观地看,西方社会对生态文明这一新型社会形态的探求,始于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是其肇始者,环境哲学、绿色政治、未来学等等是其多向度展开与纵深发展形态,但“生态文明”概念却产生于20世纪末。在中国,“生态文明”一语在上个世纪末已经开始流行了。CNKI数据库表明,篇名冠有“生态文明”一词的文献多达4000余条。自2003年以来自今,有24种出版物书名冠有“生态文明”一词。在这些文献中,大部分只是使用了其概念而并没有其实质性内容。小部分对“生态文明”本身予以较严肃思考的文献,概括起来有三个共同的思维-认知特征和价值指向:一是认为生态文明就是重新寻求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二是定位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以发展为主题;三是主张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和发展为中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让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新型的人类根本生存方式或样法,是在新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文明。

  中国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想象性描述,仍然基于人本中心论、物质幸福论和惟经济增长模式,或者更准确地讲,仍然是基于对经济政策及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图解。这种图解又反过来构成了国策制定的依据: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有三大任务:第一,构建能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第二,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消费方式;第三,有效控制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由此不难看出,作为国策而确定下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其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确保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必须注意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而,这首尾相连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三大任务,贯穿了一个主题,那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但这里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所要保护的生态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环境?二是生态环境质量要达到什么标准?如果这两个方面得不到明确的审查和具体的定位,生态文明就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最终只能沦为一个装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经济发展主义旧酒的新瓶而已。

  生态文明的精神向度 客观论之,对未来文明形态的探索,西方人有别于中国人图解政策与意识形态的路子,按照自己的文化逻辑,遵循人类进化的历史走向,立足现实生存困境,围绕具体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存在危机问题而展开探索,逐渐轮廓了人类未来的新型文明形态。综合欧洲绿党政治、环境保护、生态主义的基本思想:首先,生态文明是一种同时在逻辑与时空意义上的后现代文明,它是从根本上反对和克服现代文明的反自然性和反生命性的文明形态;其次,生态文明是以消解普遍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起步而追求绿色文明:“绿色文明的基本目标当然是环境问题彻底解决,这不仅包括工业时代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也包括对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最终解决也必须借助于现代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全面改变才能实现。”其三,“生态文明应该是基于新的价值理念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建,其目标是实现传统经济理性对社会与生态理性的服从。而这三者协调的基础是社会成员价值意识和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