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90岁“诚信奶奶”陈金英十年还清2077万元债务的故事,在网络刷屏,有网友坦言“看哭”了。从退休后创办年销几千万元的企业,到经营困难时拒绝申请破产避债,再到耄耋之年仍在街头摆摊卖羽绒服筹钱,这位奶奶起伏跌宕的一生,每一步都让人动容。 近年来让人动容的诚信故事还有不少:湖北黄石农民江新波,种菜、养牛十年,为...
2020年11月14日,2020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暨数字时代法学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指导,浙江大学主办,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本次论坛主题为“法治体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论坛第二部分主题发言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胡铭教授主持。各位专家:大家好!当今社会是一种智能网络化社会。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互相...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我国启动“十四五”规划之初,与之相关的严峻外部环境还在演进中,有些问题还看不太清楚,研究由疫情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成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议题。“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着力点,一是适应社会关系模式变化,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二是重塑社会共同体;三是完善智慧环境下的社会关系模式。[关键词] 疫情 “十四五”规划 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 R181;D630 [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城市治理范式的特征是理性官僚制治理、组织化治理和管理型的法律治理。传统城市治理的根本思路就是去复杂化。随着中国深入融入全球生产链,中国的城市也日益分化成超大规模城市与中小城市两种类型。中国超大规模城市治理的挑战同时呈现出社会的个体化趋势和功能分化趋势。个体选择可能性的增多及其偏离效应的放大,既带来创新效应,同时也导致了治理风险和秩序隐患。中国超大规模城市治理必须同时兼顾社会安定与创新...
作者简介: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郭永珍,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观论述了党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客观必要性...
[摘要]国家治理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国家治理好的问题,也就是良治和善治的问题。为了实现治理好的目标,现有的研究已经在不同的层面上提供了大量的制度设计和建议,有些是在治理的最核心的理念价值层面,有些是在工具政策层面。本文认为,无论制度表象如何,好的国家治理一定要实现好的政府作为支撑,建设好的政府,就必须要满足信任、权威与参与的三元核心关系。这三者实现了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制度稳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