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韩俊:推进“三农”理论和制度创新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时间:2012-11-10 16:01:55 作者:韩俊来源:爱思想阅读:7103


  

  韩俊,1963年生于山东,1989年获西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长期研究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问题,从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三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1项、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4项。曾担任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参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工作,参加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作。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安徽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人民政府顾问。

  ■本报记者 柏晶伟 徐伟

  

  亿万农民的黄金十年

  

  中国经济时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这十年成为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您能不能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近十年来的“三农”成就做一个总的梳理?

  韩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

  概括起来讲,“三农”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9年增产,粮食安全得到可靠保障。2011年快速增加到57121万吨。 2012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棉花、油料、糖料、肉类、禽蛋、奶产量实现新的突破,各种农产品市供应丰富。

  第二个方面,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 “九连快”,2003年以来年平均增长8%以上。农民收入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形成了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导的收入来源结构。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41%;2005—2010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平均贡献达到47.2%。农民工工资收入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流通条件的改善,在国家扩大农村消费政策的刺激下,农村消费需求明显上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个方面,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一是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2003年开始试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007年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开始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这三项制度2012年全部实现了全覆盖,农村五保供养等其他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完善,政府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责任逐渐回归,农村社会保障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几千年以来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愿望正在实现。三是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第四个方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强化。一是为保证粮食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自2004年以来对稻谷和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逐年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2008年,针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卖难”问题,在主产区对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实施临时收储措施。二是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制度逐步建立。 2002年,国家启动大豆良种补贴政策试点,目前补贴品种已扩大到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马铃薯、花生、青稞、生猪、奶牛等,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的良种补贴实现全面覆盖。 2004年,为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建立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给予补贴,并不断增加品种目录,加大补贴力度。同年,中央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为减轻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2006年中央出台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这四项针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上述各项直接补贴资金达1406亿元。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各项直接补贴政策,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连年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明显作用,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

  第五个方面,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试点到2003年全面推进、再到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只用了6年时间就彻底终结了具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启动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乡村债务化解、教育负债化解等工作。二是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四是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以管理和风险责任全面移交省级人民政府为标志,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首轮改革顺利结束,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支持对象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转化及农业科技等更广泛的农村经济领域。开展了农业银行改制工作,确立了农业银行为农服务的方向。开展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第六个方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取得明显进展。 2006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规,修改了《工伤保险条例》,形成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农民工在接受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计划生育、疾病预防等方面所获得的服务都有明显改善。

  

  “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经济时报:上述种种成就的取得,与与时俱进地推进“三农”理论创新有密切关系。您直接参与了过去10年指导“三农”工作9个中央1号文件的起草工作,您能否归纳一下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主要有哪些?

  韩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律的把握进一步深化,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和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为“三农”实践创新和政策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于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工作理论创新成果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新定位

  2003年1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论断,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必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一是,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要艰巨得多。

  二是,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主体逐渐转向工业。此时,虽然农业已不是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基础的母体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基础过于脆弱,必然支撑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是,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经验和教训来看,农民安居乐业对于政权的稳定一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