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刘奇:乡村振兴的四重结构透视

时间:2019-10-19 21:00:13 作者:刘奇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19期阅读:7693


  

  从空间结构的视角看,乡村振兴可分为家户、家园、田园、山水四层肌理。它们的关系就如投向水中一块石子,以家户为核心,依次荡开。位置不同,功能不同,场景不同,着力也各有差异,需要因层施策,突出重点,抓好关键。

  山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层肌理。山水是自然环境的统称,今天应泛指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之物。在古人笔下,山水脱胎于山川,山川脱胎于天地。宇宙万物,早期多以天地概之。魏晋以前,山与水尚未成词,孔子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叹。东晋谢灵运首开山水诗派,自此“山水”作为环境审美的概念开始大行其道,山水诗文,历代盛行。人们之所以钟情山水,是因为山水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大环境的好坏关涉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态与文明的统一是这个大环境生成的根本。乡村振兴,守护好山水是基础。进入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以来,乱砍滥伐林木,乱采滥挖矿产,乱堵滥填河塘,乱牧滥开草原,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古训被抛在了脑后。以“人定胜天”的勃勃雄心改造自然,受到的惩罚已经历历在目。人类正由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第四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与文明的统一,是尊重自然的主体性与发挥人的主体性相统一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留给人类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后机会。乡村之于社会最重要的职能是做好两个保障,一是保障食物供给;二是保障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守护好青山绿水是乡村对于社会的责任,也是自身能否振兴的基础。

  如何让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大好河山、自然之物,既能遵循自身的本性,又能兼顾人的利益, 是乡村振兴的大课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难点在城市,重点却在地域广阔的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已经家喻户晓,我们也已经建立起古今中外最严厉的制度约束——生态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但要让山常青、水常绿、天常蓝、地常美,还需要每个在乡村生活的人高度自觉,严防城里人、外地人及工业破坏家乡的山山水水,有勇气有能力随时挺身而出, 拿出法律的武器坚决捍卫。任何严厉制度的监督落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唤起长年累月生活在那一方土地上的人的自觉意识。同时,乡村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建构自身的生态道德,在“律他”和“他律”的同时,实现发自内心的“自律”,让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变为潜意识, 时时接受良心道德的审判。

  田园是乡村振兴的第二层肌理。如果说山水是自然生成的环境,那么田园则是人工创造的环境。为人们提供食物的每一寸耕地都是先民们辛勤垦出的荒地。古代文人笔下的田园与山水不分,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开始,才把田园从山水中分离,独树一帜,自成一脉。在经济社会兴旺繁荣,人们生活质量很高的宋代,田园诗盛极一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古往今来多少人追求的意趣。乡村振兴,守护好田园是关键。

  我国现有约20亿亩耕地,这是14亿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已经无荒可开,增量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守住耕地红线,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饭碗里主要装的是自己的粮食,是乡村振兴的底线思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之繁重, 问题之复杂,困难之艰巨,难以想象。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耕地被蚕食的现象十分普遍。全世界城市化进程都是节约土地的,而我国一直在大量浪费土地,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县城及镇、乡所在地四个层面的建成区占地1 2 . 0 2 万平方公里,按国际标准每平方公里万人,已经可以居住12亿人口, 但目前这四个层面的占地扩张, 各地仍在想方设法暗中推进。这种行为对一城一地的发展也许大有好处,但对于国家这个整体就成了经济学上的“合成谬误”。守住耕地,就是守住了自己的根脉,这是乡村必须坚持不懈死看硬守的责任。决不能为了眼前的诱惑丢弃长远利益,为了今天的快发展忘记了子孙的铁饭碗。

  对于耕地,需要量的坚守,更需要质的提高。当下,化学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四害”横行的势头虽有所减弱,但不少地方仍在泛滥,“四害”带来的耕地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按国际标准,一亩优质土壤应有16 万条蚯蚓,3 0 0 公斤真菌细菌, 5%—12%的有机质含量。我国许多地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到1%,有机质含量低,真菌细菌难以繁殖,而没有真菌细菌便不会有蚯蚓,土壤内部的生态循环便不能实现。源于石油农业以来植物动物开发的“二物思维”,今天必须加上微生物,变“二物思维”为“三物思维”,土壤的质量才能提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才能变成现实,农产品质量才会提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

  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化,是乡村振兴在田园层面需要解决的第三个要害问题。土地的细碎零散化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而土地适度规模化的两大前提条件是种田能赚钱和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种地赚钱必须不低于外出打工的水平,外出打工的人想把土地转出,必须有能够经营几百几千亩土地的新型现代农民承接。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宏观政策层面加大力度,一面利用好国际“三箱”政策;一面调整过大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一面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的新一代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队伍。

  家园是乡村振兴的第三层肌理。家园与田园的不同之处在于田园是生产环境,家园多指生活环境。中国人心中的家园是精神寄托之所,是灵魂与肉体的归宿之地。“ 月是故乡明”“ 亲不亲、故乡人”“叶落归根”“告老还乡”都是家园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使然。家园一般应指人们生活的村社环境。中国目前有200多万个自然村落,占地约13.9万平方公里,乡村振兴,建设好家园是重点。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总目标,五项任务的落地场景主要在家园,需要统筹协调,持之以恒,综合推进。当下家园建设应突出抓好三件事:

  家园建设在形制上应遵循把村庄建设得更像村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篱笆的格局不能变。旧村改造应让屋宇院落、路树沟塘各守其位, 使村庄不改原生态,村貌却焕新光彩,产生出一种“沧桑依旧在,只是愁人爱”的神韵,以原乡消解乡愁。那种大拆大建、追赶城市高楼洋房的做法就失去了家园的意味。家园建设还应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契合。不能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顾生产要跑十几甚至几十公里集中居住,也不能为了挣钱不惜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做好市场开发,打造好村社范围内的十分钟生活圈。

  家园红利是中国乡村几千年积淀的社会福利精华,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村落人群在长期相处中建立起彼此信任、互帮互助的紧密关系,这是乡土中国熟人环境最宝贵的资源,它对于乡村社会的资源配置、矛盾的调处、邻里互助以及应急事务的处置等方面价值巨大、意义深远,应充分挖掘、弘扬传承。市场经济两大基石,产权和信用。在乡村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熟人社会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家园红利在弱化,当前, 在一面引进现代契约精神的同时,加强乡村的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同时重构乡规民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领,校正或走偏或迷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当务之急。

  重塑新乡贤是家园建设的新课题。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的特征是低效平衡,工业文明时代的特征是高效失衡。今天我们要建设的是既高效又平衡的生态文明社会,就需要借鉴工业文明的高效和农业文明的平衡。工业文明的高效主要是各种现代元素的注入,农业文明的平衡重在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二是在乡村社会构建官绅民的治理结构。在中国古代社会,乡绅与乡贤大体是重合的,当然也有土豪劣绅,并非贤者,但那只是极少数。乡贤处于国家与社会、公域与私域、官方与民间、上层与底层的缓冲带, 既承担国家权力的延伸实施,又体现民间利益的集中,是国家意志和民间意愿交汇、融合、互渗的节点。代表国家权力的官员是流动的,而乡贤则是稳定的,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知乡里,影响力、权威性都根植于乡土社会。不管上层社会如何更替,即使发生战乱甚至改朝换代,乡贤都可以维持一方平安,待到上层社会结构稳定,又可随时与之衔接。乡贤又是乡土社会的标杆,他可以引领乡土社会的道德走向、文明进程。中国古代社会城乡人才一直是对流的,告老还乡或衣锦还乡是绝大多数从故乡走出去的人的追求,他们把人生的追求浓缩成两个“真好”,年轻时能够走出家门、放飞理想,“真好”!年老时,可以叶落归根、重返故里,“真好”!第二个“真好”实现之日,便是他们成为乡人追慕的榜样之时。我国自1958年城乡二元制度实行以来,乡村人才单行道流入城市,今天应在制度层面尽快打通互动通道,让从乡村走出去的城市退休人员及商人能够到乡村定居,他们中不少人都有着强烈的为家乡做贡献的意愿,都能成为一方新乡贤,这应是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热爱家乡的人建设有毛病的家乡,不爱家乡的人去寻找没毛病的天堂。结果找不到没毛病的天堂,也耽误了建设有毛病的家乡。人人都爱家乡, 国家就是天堂。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