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郇庆治:以更高的理论自觉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19-03-22 01:14:03 作者:郇庆治来源:《鄱阳湖学刊》 2018年03期阅读:13310 访问专栏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种大格局或结构性的变化,从而使得我们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认知与贯彻实施,明确地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宏大语境与话语体系之下。相应地,我们需要更加突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组成部分的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或者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新时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 键 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美丽中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与十八大报告相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种大格局或结构性的变化。这就使得,我们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认知与贯彻实施,明确地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语境与话语体系之下。换言之,我们需要更加突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组成部分的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或者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①,对新时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依此,笔者在本文中将具体阐释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并重点分析坚持与深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从十九大报告的整体架构来看②,除了独立的第九部分,集中阐述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的论述主要有三处:一是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其中将过去五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概括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报告指出:“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③这些进展充分表明,十八大所确立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四大建设”的各个方面与全过程的“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以及四大战略部署(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正得到扎实推进、政绩斐然。就此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过去五年中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成效最为突出的政策议题领域之一,既是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也是成效最好的时期”,也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密度最高、推进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多的五年”④,并构成了中国悄然发生的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维度。

  比如,在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举行38次会议,其中20次讨论了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议题,研究了48项重大改革事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出台了深化改革文件84件,2015年制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所确定的2015-2017年间实施的79项改革任务已经全部完成73项。其中,已经率先试点实施的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等四个国家公园建设总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空间的2%,明确致力于探索保护这些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在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自2015年底开始首先在河北省引入“中央环保督察”机制,到十九大之前已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前后四批环保督察共收到群众的各类举报13.5万件,问责处理了上万人,尽管仍有个别质疑或担忧声音,社会总体反映高度肯定。到2016年,举国关注的大气、水域和土壤污染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区域的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平均浓度,与“大气十条”出台前的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国的酸雨面积已由历史高点的占国土面积30%左右下降到7.2%,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水体的比例增加到67.8%,森林覆盖率由21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⑤。

  当然,尽管取得了上述诸多明显成效,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已得到根本性遏制与扭转,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进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短板、难题和障碍。前者比如全国污染总体水平依然较重(2016年全国338个监控城市中全年达标的只有84个,PM2.5和PM10指标分别超标34.3%和17.1%)、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污染状况更加严重、产业能源与运输三大结构依然不够合理、企业遵纪守法水平仍有待于提高,后者比如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国际先例极少)、整合体制机制(部门职责交叉难题)、激励性市场机制创建(更多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⑥,还需要进行更大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动。

  二是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其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⑦这段论述清楚地表明,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中国长期以来凝练形成的生态环境治理原则与体制(比如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指针,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来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遵循与实践方略。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略包含着如下四个内在关联的要素或环节:一是基于生态学思维的自然价值理念或人与自然关系观念;二是整体统筹与法治严格的生态系统及其要素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三是综合考量生产、生活与生态理性要求或目标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发展道路;四是主动兼顾国内美丽中国建设与全球生态安全的天下情怀。上述四个要素或环节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具备强烈的系统性治国战略或方略意涵,而且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红绿”政治色彩。甚至可以说,它们也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意涵。

  在笔者看来,正确理解上述观点的关键有两个:第一,它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时代特征、基本矛盾、未来目标和动力机制等国情大势所作出的科学研判。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以经济实力为核心支撑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升;相应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然是一种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或者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需要。正是在上述意义上,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以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或主战场。可以说,这种认识在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一种突破性意义。

  第二,它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政治意识形态的重大时代革新或“绿化”⑩。就像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的理论创造即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自己的理论创造即邓小平理论,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波澜壮阔进程并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一样。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在一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提出了通过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旗帜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伟大工程”。需要强调的是,在笔者看来,新时期党的建设除了我们通常理解的全面从严治党尤其是反腐败和制度治党,更基础性的是通过思想建党坚持与改进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1)。可以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这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治理能力的检验和考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自己的不断学习能力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初心的检验和考验。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