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姜春云: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

时间:2010-08-07 16:46:17 作者:姜春云来源:爱思想


  回眸历史,人类文明进化的轮廓清晰可辨。首先是原始文明,至少经历了170~200万年。出土考古资料佐证,中国的原始文明,始于距今约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那个时期,极少的人口以狩猎采集为生,以木石为生产工具,对地球数千亿吨计的净植物生产力来说,人类的“消费”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后来缘于原始农业的出现,虽已产生了生态问题,但地球生物圈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自我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这种人类与生物、自然环境有序协同进化关系,堪称“原始绿色文明”。到了农耕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相应的生态问题日渐显现、突出。由于对林地、草地、丘陵地与河湖滩地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古文明衰落的变故屡见不鲜。但总的说,这个时期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负面作用是渐进的,有一定限度。进入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以掠夺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的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了对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反思和艰难探索,生态文明应运而生。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由对大自然的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协调型、恢复型的生态文明,是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被迫之举,也是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明智之举。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垦荒、过度放牧和盲目灌溉等的结果,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西方发达国家既是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又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而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次灾难。自上个世纪初期开始,工业化国家环境重污染的“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米糠油等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危害千百万公众生命与健康的生存危机警钟。(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步入生态文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三产、现代服务业。据《国际统计年鉴》资料,以英、美、法、德、日为例,2004年其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6%、73%;1%、22%、77%;2.5%、21.7%、75.8%;1%、26%、73%;1.4%;27.9%、70.7%。其结果,不但经济增长质量高,效益高,就业率高,民生状况改善,而且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尽管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成果,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取得的,但它说明了一条真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其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效益,是传统工业化所根本无法比拟、企及的。

  记者:您曾经提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项建设任务,而且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和概念。为什么这样讲呢?

  姜春云: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决定的。

  就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升高的文明。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创造物质财富的角度审视,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忽视了环境容量和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以致陷入了环境恶化和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双赢。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就是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从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实际出发,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不良以至得不偿失的后果。强调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应当“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索取适度、回报相当”,而不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肆意妄行,与自然规律、生态法则撞车。这也正是为什么唯有生态文明能够根治工业文明导致的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痼疾,使发展与环境变为良性循环、可持续的奥妙要诀所在。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尽管都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呈现了各展其长、各行其是的格局。其结果,一是导致整个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大循环,难以统筹谋划、正常有序实现,带来种种顾此失彼的失衡现象,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其潜在生产力发掘的束缚;二是孤立的不同学科研究的局限性,又很容易陷入某种片面性、表面性、盲目性、主观性,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民生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甚至互相矛盾、抵消,形成恶性循环,不可持续。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这种联结和组合,不是多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综合研究、分析、解决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能够准确观察、判断整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民生等的总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找出诸多运行链条中究竟哪些是长的、强的,哪些是短的、弱的,从而提出恰当的调整优化对策,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预想目标。

  物质的循环性。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全球所有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构成要素。实践证明,发展循环型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使经济活动变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消除传统工业“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简单直线生产方式弊病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可行,农业可行,环保、商贸、服务业等也都可行。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产业、工业园区和城市、农村,效果之显著,令人瞩目。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