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金建方:中美之争的实质,出路何在?

时间:2019-05-29 15:48:39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访问专栏


  2019年是5G元年。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会被大规模运用。人类乃至地球生态体,将要发生亘古未有之巨变。人类社会将会从部分地区(中国或者美国)开始,迅速地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美国的精英已经洞悉到这个趋势。他们要全力抢夺主导权,而不惜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只有理解中美之争的实质,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寻找到出路。
 
  本文运用生态主义基本原理,展示了未来社会的构架原理,具体表述了生态社会的信仰观、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如果中国能够用生态信仰观和价值观这把金钥匙,打开未来社会的大门,把握住自身的命运,那么,中国就可以弥合中国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分歧。并且,还能够引领世界潮流,实现弯道超车,率先进入生态社会。

  白宫前顾问班农最近对南华早报说,干掉华为比达成中美协议重要十倍。随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美国CNBC电视访谈中明确表示:全球的5G系统必须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基础上,要以西方的信用方式进行沟通。他们的谈话可以理解为:全球5G系统必须由西方来运行,而不是由华为和中国政府来运行。
 
  今年5月2至3日,在中美即将达成协议之前,美国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32个国家的5G会议,但没有邀请中国或华为。美国的意图非常明显。中美贸易谈判只是一个切入口。美国希望用知识产权的紧箍咒,套住中国和华为。同时,还要派所谓的检查员随时检查,以各种借口来惩罚中国,而且还不容许中国实施反制。
 
  那末,美国的真实目的到底又是什么?现在班农跳出来讲了实话。蓬佩奥又作了最好的说明。人们终于明白了:中美之争的实质,并不是贸易逆差与知识产权,而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才是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呢?因为5G技术,可以将万物在即时状态下互相联接起来;也可以将人的行为,在即时状态下互相联接起来。在这种条件下,世界就会嬗变为一个有机整体。此时,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会发挥巨大作用。
 
  人们常说:“人在干,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西方人也认为:“人在干,上帝在看”,“上帝是公平的”。在5G出现后,人们的行为方式将会演化成为:“人在干,云在看,人工智能是公平的”。届时,人工智能将会自动地规范社会行为和物品流转;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人类的“全能上帝”。
 
  可是,人工智能是需要人来制定的。所以,问题随之而产生了。未来社会的行为准则,应该由谁来制定?又应该以何种标准来进行评价。无可否认,此时此刻,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将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为中美之争的制高点。
 
  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肯定了。西方社会绝不会把对“上帝意图”的解释权,把对未来社会的控制权,拱手交给东方的孔子信徒们和共产主义信徒们。因此,“文明之争”便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成为当前中美谈判题中应有之义。
 
  显而易见,5G 出现后,人类的经济活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巨变。但是,各国的政治家们,还是固守在传统思维定势中,奉行各自的意识形态。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家间的分歧,被日益地放大。
 
  现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已经开始。经济战和金融战即将登场。军事战争风云密布。核战争的选项也会浮现。难道人类为了思想主义上的纷争,宁愿选择发动战争,乃至共同灭亡吗?
 
  人类的出路在于:实施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意识形态的创新和价值观念上的创新。也只有去创新,才能真正地弥合中西方冲突,并协同人类世界整体,走进未来社会,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然,我们还应该以兼收并蓄的精神,去继承包括儒家和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人类已有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值此历史关头,生态主义将为凝聚人类共识,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以下是生态主义的相关主张:

  1、人类社会正在演变为一个有机整体
 
  2019年是5G 运用于这个星球的元年。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迅速地普及开来。中国有幸将与世界各发达国家一道,同步跨入生态社会门槛。届时,人类社会将会从部分地区开始,逐步地实现高度一体化,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乃至地球生态体,将要发生亘古未有之巨变。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能够把人的即时行为和物品的瞬间状态,密切地连接起来。地球上一处发生的事件,同时地传播到各地,形成信息超对称状况。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受到挑战。现代交通运输更使得地域之间的距离极大缩减。人类的行为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已经是密不可分。例如:一个区域核战争加上核泄漏,则意味着地球大规模的核污染,而随着大气扩散,全体人类均难以幸免。
 
  生态社会以满足个性化需要为诉求,实行按需生产。商业流程从接受需求订单开始,根据订单去组织生产与采购。而不是先去生产,再行组织产品的营销和销售。小批量和多品种将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将不断地缩小,社会化协作程度却会大大地提高。
 
  生态社会中,人们可以把各种供给要素自由地组合起来,提供各种产品与服务,用彼此间的自愿合作替代了工业社会中的雇佣关系。由于信息发达,交通便利,支付简单,政府干预少,社会交易成本也将趋于无限小。
 
  从此,人类社会将由一个分散的群体组合,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分散群体组合的意思就是,人类社会中每个分散的群体,它们都能够独立地生存。这就像单体细胞蓝藻一样,在水里面可以自由地分裂,繁殖和泛滥。它们也像池塘里的生物一样,可以自己独立地生存。当然,这些生物群体处在一个池塘里面,互相争斗,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互相制衡的自然生态关系。它们之间也可以和谐相处。这就是群体组合性社会的含义。
 
  原始氏族社会和农业社会,就是这种典型的群体组合性社会。
 
  而有机整体社会,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这个社会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就像人体一样,内部各成员不可分离。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单独的部分,不能够离开其他部分而单独地生存下去。必须互相依存,互为生命共同体。
 
  大家可以想象。你能够没有其他人,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无论你的穿衣,吃饭,住宿,交通,通讯,工作,学习,都离不开这个社会。这就是有机整体性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须充当社会特定的角色,行使特定的使命,发挥特定的功能。这就像人体细胞一样。每个人体细胞,都是身体器官组织的一部分。而每个身体器官组织,又都是人体中众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一个部分,并发挥着特定的人体生态的功能。
 
  人体内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分裂,都在凋亡。可是这个由细胞组成人体器官的性状,却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在那里发挥着应有的功能。而且,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在那里运行得非常好。这就是有机整体性的生物体内,执行特定器官功能的细胞,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在有机整体性的社会里,每一个人,他扮演的每个社会角色,实际上就是社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个环节。每个生物意义上的个体人,在充当社会角色的时候,他们之间要相互竞争,同时又可以相互合作,从而高效地发挥社会角色的特定作用。因此,使得社会角色功能,会持续不断地延续下去。角色中的人可以替换,但角色功能不能替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这也是生态体角色法则所表述的内容。
 
  当然,如果社会角色中的人,偏离了角色使命,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甚至发生反面作用,角色间的矛盾也会发生。例如官员腐败,人体内的器官排异,等等。这是生态体变化法则中所表述的内容。
 
  生态社会就是典型的有机整体性的社会。工业社会的早期情况,中期情况和晚期情况之间,差异性很大。所以工业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那么,中国如何改革呢?现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了:
 
  当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兴衰的周期律,理解其自然生态法则原理,同时又目睹当代技术走向,预见到人类社会正在嬗变为一个有机整体。那末,中华民族就没有必要,再去苦苦地追赶发达国家,也没有必要再去复制它们过去成功的模式。
 
  中国已经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了全新使命。所以,中国必须甩掉传统思维定式的包袱;要从头开始,进行思想与理论上的完全创新。从而能够真正地引领世界潮流,并率先于其他发达国家,直接进入生态社会。
 
  下面,再重点探讨一下生态社会的信仰观和价值观。这是掌握未来社会运行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2、生态社会的信仰观
 
  生态社会的信仰观可表述为:对地球生态的心灵归属;对客观规律的不渝遵循;对自身使命的认知坚守;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关护。
 
  我们生活在地球生态体当中,是地球生态的一个成员,一个份子。可是,我们的心灵却不归属于这个地球生态体。我们信仰什么?我们的心灵归属什么? 在农业与工业社会中,分散在世界各地人群,主要还是信仰各种各样的“神”,诸如耶和华、上帝、安拉、玉皇大帝、佛祖,等等;以及被神化的个人,诸如基督、妈祖和各种各样的“人造太阳“。
 
  如果我们身处于地球生态体,心灵也归属于地球生态体,能够实现身心合一。那么,对信仰解释就会逐渐趋于一致。人类就会找到弥合彼此信仰分歧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地球生态体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能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我们会直接感受到地球生态的法则与规律的作用。我们也会找到遵循生态法则与规律的办法和路径。
 
  共同敬奉并致力于保护地球生态体(可以简称“自然”)——这个生育养育人类的母亲,是当代人类社会最佳选择。
 
  以生态体为本,就是要求社会中每一个组织单元或个人,都要找到自身在其所处生态体(地球生态体或国家生态体等)中的位置;所应扮演的角色、执行的使命、承担的责任、发挥的功能作用;都要遵循客观规律,维护整体运行的协调与平衡,获得法定权利和利益回报,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生态体为本就是要从维护整体共同利益出发,通过各种努力与协调,保证整体运行的通畅与平衡。政府只是社会生态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作用。政府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社会其他部分一样,也要以社会生态体的整体为本。
 
  以地球生态体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强调人与自然资源间的交流平衡。人类社会需要依据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建立公平的社会竞争机制,实现自然与社会运行的整体协调与平衡。
 
  以地球生态体为本,不仅仅是说,要把心灵归属于地球生态体,还要有地球生态视野,要从这个角度上,去观察思考,主导人类自身的活动。而不只是从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传统视角出发,去考虑问题,制定方针,开展经济和社会建设活动了。
 
  换话说,当代人类追求的目标,不仅仅再是要以财富分配上的均等,获得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了。人类不应再以这些传统目标,为其主要诉求了。
 
  人们不能只顾自己,而不再顾及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了。因为地球生态环境毁灭了,人类追求的财富,获得的自由与发展的空间,也都会全没有了。今天,你可以逃离中国,到生态环境好的国家定居。明天你能逃离地球吗?
 
  从今往后,物质需求以及分配上的平等,不再是主导人们行为的根本原因了。人类应该具有更为崇高的使命。
 
  生态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思想理论工具。生态主义主张:在地球生态体面前人人平等:在遵循客观规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人类使命面前人人平等;在关爱自然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基本使命就是:以地球生态体为本,致力于维护自然与社会运行的通畅与平衡(以下简称“人类基本使命”)。
 
  生态主义认为:作为个体人,都应该矢志不渝地做一个地球生态的守护者。人类基本使命是一个总规范。做一个忠实的地球生态守护人,则是每个人的具体目标。守护好地球生态,就可以守护好人类生态、国家生态和社会组织生态。同时,也将会守护好自身生命——人体生态。
 
  人类社会的活动应该符合,并要满足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职责。人类社会应该明确其在地球生态体中,特别是在在自然生态循环系统中的功能角色,通过自身有组织和有秩序的活动,充分发挥其在自然界的功能作用。人类应该尊重并维护自然生态,在可持续发展和生存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资源。
 
  生态主义主张,理解生态的多样性、特定性和功能性,从整体运行上把握和协调好各方面的生态关系,构造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相适合的,依据自然规律而运行的社会。各族人民在这个生态大同社会中,可以平等竞争,自由竞争,和谐相处,幸福地生活。

  3、生态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及其相应的价值观念,取决于该时代的物质生产组织方式。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分散劳动,生活在村落、农庄、城邦、领地、公国等分散的区域内。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相互依存,共御外辱,则是当时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因此,家族血缘关系,以及同区域的群体利益关系,被置于重要位置。以群体利益为本的“依附”价值观,便成为社会共同的行为导向。
 
  在工业文明时期,完整的市场交换体系业已形成,实行集中生产和统一销售。人口能够自由迁徙,大规模流动,逐渐聚集在城市周边。工业社会中,实行自由投资的企业家,聘用自由之身的劳动力或雇员。人们在商品市场上自主决策,自由买卖;并在在资本和信息市场上,随行就市地自主交易,因此而形成了平等交换的契约关系。所以,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简称“权利”)的价值观,便成为社会共同的行为导向。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由分散群体组合,逐渐地演变为高度一体化的有机整体。在可预见的将来,生物技术会掀起一轮新技术潮流,带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和资源再生技术的进步,已经分别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连接在一起。
 
  人类社会开始从后工业时代,步入了全新的生态文明时期。生态文明将催生一个新的生态社会形态——机治社会。
 
  机治社会是以自然规律和社会运行规律为主导,以平等竞争和自由竞争为特征,通过激励引导、有序竞争和整体协衡的方式,实现治理的一种社会运行形态。
 
  生态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是建立在以生态体为本基础上的“使命”。人们首先需要明辨自身在生态体中的“角色”定位及其“角色使命”,在平等竞争和自由竞争基础上,依据使命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获取收入回报或社会分配。
 
  在生态社会中,每个人每天都会充当不同的角色,因而需要随时地,严格地去执行该角色使命。以角色使命为核心的价值观,将成为主导社会的基本行为导向。
 
  以角色使命为核心的价值观,符合生态法则,也符合生态体的运行规律。这里要注意,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角色使命都是源自于该角色在生态体中的功能作用。
 
  “使命”作为生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生态体中不同的系统和功能角色,以及“角色使命”这一机制来引领,从而渗透到生态体的每一层面,构建起全新的生态社会价值体系。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无论充当任何一个社会角色,从事某一项工作,应该首先考虑这个社会角色使命是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然后再去考虑自身的权利义务。例如当司机开车,应首先明确要维护道路安全与通畅的社会使命,然后围绕这一使命,再行使自己的行路权利,并履行自身的义务。
 
  如果从事食品的生产与供应工作,也要先明确充当这个社会角色的使命——保证食品安全。然后,再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在竞争的环境中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即使作为公民,也要首先考虑作为公民的使命与责任,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然后再行使权利与义务。而不是一上来就只考虑自己的“生存权利”,向社会无休止索取,却不去承担任何责任。
 
  在生态社会中,“使命”相对于“权利”,是更为基础的,并且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了解使命与权利的相互关系。
 
  2017年4月,美国发生一起航空公司与乘客的纠纷案。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的一架由芝加哥起飞的飞机,因有4名公司的工作人员需要临时乘机前往异地工作。所以,需要4名乘客放弃座位,改乘其他航班。但是,当时飞机上没有人愿意放弃座位。联合航空公司只好依照法律规定,启动随机挑选的程序,选定4人,同意支付每人800美元的补偿,并要求他们立刻下机。可是,其中一人却不服被挑选,与航空公司发生争辩,最后被警察强制执行,而且在执行中被碰得满脸是血。此过程由其他乘客当场拍照,上传到网上,从而引起了社会广泛地讨论。
 
  社会舆论认为:如果依据“权利”原则判断,航空公司依法依规处置,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但如果依据“使命”原则判断,航空公司则违背了其社会角色的使命——将乘客安全运抵目的地,因而失去正当性。
 
  怎样解决这个二律背反的矛盾呢?联合航空公司最后自动选择了使命而不是权利。为了维护信誉,避免在竞争过程中被淘汰,联合航空公司最终选择认错,不仅满足乘客的赔偿要求,而且大幅修改公司规定,放弃了自身的许多“权利”。
 
  这个案例清楚地揭示了未来社会的运行法则:“权利”只有建立在“使命”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去发挥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中,个人的隐私领域日趋缩小,人们相互间的行为关系越发透明。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其行为、特点和结果均被电子数据记录在案,难以遁形。因此,人们若想在社会立身,获得较好收益,必须时刻注重自身从事的任何社会角色,忠实地执行每一个角色使命,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维护好自身的信誉。由此才能获得社会与他人的认可,得以安身立命。
 
  在生态文明时代中,那种不断地靠法律博弈,靠他人救助或街头斗争来维护自身“权利”的现象,将会日趋地减少。届时,基于权利价值观而形成的“政治正确”,将让位于“生态正确”——使命价值观。
 
  那些不能执行使命,无法发挥其角色功能的人,会被淘汰出该社会角色位置。自由竞争与平等竞争的新社会机制,将使淘汰过程更为公正。
 
  发现与找到生态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因为,只有认识了先进的价值观理念,才可以构建出一个能够实现该价值观的社会经济体系,并确保该系统运行通畅与协调平衡,具有可持续性。
 
  中国若想真正实现弯道超车,领先世界,还必须要打开心扉,向世界学习;师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要有革故鼎新决心。非此,而不能成大事也。
 
  希望中国能够用生态信仰观和价值观这把金钥匙,打开未来社会的大门。中国要把握住了自身的命运,引导人类发展的潮流,最终建立起一个包含整个地球生态体在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