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刘彦随: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时间:2018-04-14 13:41:43 作者:刘彦随来源:《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


  4.4实施机制

  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县市落地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乡村振兴县市规划导引、村镇重点建设、村域综合治理实施机制,探索推进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极化战略,引进企事业单位、农户、社会团队广泛参与乡村振兴的双创激励机制,推进形成多主体联动、多利益协调、多部门协作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格局。鉴于国家层面农业农村多头管理,难以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应整合相关部委职能,组建乡村振兴主管部委,各省市县也相应调整设置,扩权赋能、理顺体制,建立健全中国乡村振兴组织管理体系及长效机制,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前期亟需做好村况普查、村村建档,村民参政、户户参与,政府统筹、编制规划。县域乡村振兴着力点在于推进村镇“两区三化”,即居住社区、就业园区的居业协同,促进组织集中化、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型主体与生力军,激励精英人才到乡村创业,引导农民企业家回乡发展,强化现代乡村振兴主体性、全局性、创新性,促进城镇化与乡村化“双轮驱动”,成为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根本举措。

学术研究及前沿领域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是专业学术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主题和前沿课题。在创新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地理学理应发挥学科优势,推进理论导向的机理解析、目标导向的战略探究、问题导向的模式探索“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创建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体系,创新发展中国乡村科学或乡村学。当前应重点围绕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以及乡村振兴地域多体系统,深入开展乡村地域类型与机理、乡村振兴规划与决策、村镇地域功能与分类、居业协同体系与模式等前沿问题研究(图5)。

  5.1   乡村地域类型与机理

  根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乡村地域系统是由人文、经济等构成的主体系统和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本体系统复合而成。按其作用方式,以乡村人口、土地、产业、文化为核心要素构成乡村内核系统,以区域发展政策调控、工业化与城镇化驱动、体制与制度约束等影响要素构成乡村外缘系统,内核系统与外缘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促使乡村地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变化,以及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的不断演化,推动着乡村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的转型和发展。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从人地关系的观点及区域角度,研究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促进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要立足于城乡融合系统,分析揭示促进工农、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转变和乡村转型发展的机理,探究促使乡村地域系统的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向现代转变的新动能。

  中国地域辽阔、类型多样,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分异,以及各地区城乡空间格局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地域类型的复杂多样性。按照地貌及地带性,乡村地域类型分为平原地区乡村、沟域川道乡村、丘陵山区乡村、草原牧区乡村等;按照区位及功能性,分为边疆口岸乡村、传统农区乡村、工矿园区乡村、城市近郊乡村、大都市区乡村等;按照经济与社会性,分为贫困地区乡村、经济发达乡村、历史文化乡村、革命老区乡村、少数民族乡村等。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格局与过程是乡村振兴施策的科学基础。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致力于推进乡村地理工程观测试验、典型村域综合示范,建立乡村地域系统诊断模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估城乡融合系统演进状态,快速识别乡村地域系统分异类型、中心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深入研究田园综合体系统机理及其形态,科学揭示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过程与规律,以及乡村地域系统对全球化的响应和适应。

  5.2 乡村振兴规划与决策

  乡村地域的类型多样性、系统差异性及发展动态性,是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基础。按照乡村系统要素空间集聚分布的地域分异性,深入研究不同乡村地域系统的多体结构,甄别不同类型乡村振兴的多级目标,模拟揭示乡村地域系统未来发展动态情景,是研判乡村振兴格局与布局的理论依据。乡村振兴强调科学导引和管理调控相协调,探寻乡村地域结构转型与功能提升的科学途径。乡村振兴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循序渐进、破解难题的准则,系统开展特定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研究提出包括乡村系统诊断、空间组织设计、资源承载评价、地域模式梳理、产业体系构建、公共设施配置、机制政策保障等内容的规划范式,以及建立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从国家宏观决策来看,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以及实施城市群发展和轴带引领战略,对重塑城乡关系和乡村转型产生重大影响。2017年底国家级城市群有8个、国家中心城市有9个,随着国家级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纵深发展,将不断推进国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城乡关系的重大变化。因此,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要主动适应区域城乡发展大势,谋划乡村地域功能重构,推进城乡融合机制创新,研制全国及不同区域乡村振兴情景方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可行路径及综合保障体系。

  在学术研究与决策实践中,亟需探究如何发挥土地利用规划、乡村总体规划、乡村建设规划等在乡村振兴中的协同作用。系统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探明乡村振兴优选区与优先序,探究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与治理体系,研制国家及不同区域乡村振兴规划,落实未来10~15年乡村振兴总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是战略性总体规划,着重对城乡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乡村空间格局与地域功能配置、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乡村总体规划用于指导乡村发展的主导方向、适度规模与空间布局,优化乡村各类生产生活设施配置,探索发挥企业与资本下乡、青壮农民工返乡、农家子弟学成回乡这“三乡”主体作用的乡村人才汇聚创新机制,研究制定以“双创”促进乡村转型、以“三业”(产业、就业、学业)激发乡村振兴的综合支撑保障体系;乡村建设规划是问题导向的整治建设专项规划,需要系统研究乡村水、土、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重点、主要任务与战略目标,提出村镇建设专项计划和技术方案。针对大量的空心村问题,研制空心村综合整治规划,重点实施乡村“三整合”(组织整合、产业整合、空间整合),盘活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村价值,促进城乡发展等值化。探究规划引领和科技支撑下的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结构优化,乡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提升和“三产”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持久动力。

  5.3   村镇地域功能与分类

  村镇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枢纽。2016年底,全国建制镇数量达20883个,小城镇总体数量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弱,整合提升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仍有较大的空间。破解城乡经济失衡、结构失调的难题,亟需研究重构城镇村等级体系,优化村镇空间结构,强化村镇地域功能,实行分类精准施策,深入探究新型村镇建设的功能类型及特征,揭示乡村生产要素组织化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途径。

  针对特色村、中心村、空心村、贫困村等不同类型,应研究乡村地域系统优化重构和乡村振兴分类战略。古村落、古民居的历史悠久、人居和谐、山水融合,传承血缘、乡缘、地缘、业缘关系,保护振兴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乡村农耕文化,而其载体是传统村落及其传承的乡土文明。特色村振兴宜以保护为先、传承为重,介入现代元素,创新管理机制,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区;中心村通常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农村中心社区,且具有一定人口、产业规模和公共设施、服务能力,是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中心和多个村庄的组织单元。中心村振兴宜以新型主体与产业培育为重,强化乡村治理与创新能力,发挥村镇连接城乡融合的纽带作用,着力培育乡村振兴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村镇,建成乡村安居乐业家园;空心村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村庄人地分离而造成的土地空废、文化衰退的乡村聚落。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转型发展,亟需实施空心村综合整治,推进村庄组织、产业、空间“三整合”,实施迁村并居、中心集聚、整治配置,加快建设现代社区、就业园区;贫困村是乡村贫困化的区域“缩影”、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在空间上具有“孤岛效应”,推进因村因户帮扶、因人因贫施策,是实现精准脱贫和贫困村退出的可行战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