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刘彦随: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时间:2018-04-14 13:41:43 作者:刘彦随来源:《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


居业协同体,是基于村镇有机体,凭借乡村优势要素集聚、特色产业集中,形成居住与就业协同一体的村镇增长极。(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居业协同、空间极化是乡村振兴必需的内生动力,是村镇人居业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村镇有类型之分,协同有模式之别。有条件的村域,应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率先创新机制,立足村镇空间,培育主导产业,做实村镇经济,建设宜居宜业社区;对条件一般、规模较大村庄,应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前提,以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居住条件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培育村域中心地;对条件较差、较小的村庄包括空心村,应坚持中心集聚、集约发展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做好全域规划,探索推进迁村并居、居业同兴建设模式,发展壮大新型社区和小城镇。乡村振兴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谋求村镇业兴人旺、安居乐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进程中,特定村镇空间或社区发展是否具备安居乐业的基础、能力和水平,成为衡量乡村振兴进展、成效和质量的标志性指标。

现实问题剖析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也是长期面临的许多问题的总病根。“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在更好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当前乡村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与难题,总体概括为“四缺五弱”,即科学规划缺、制度体系缺、长效机制缺、创业人才缺,以及建设主体弱、资源支撑弱、产业基础弱、科技创新弱、公共服务弱。从城乡关系看,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巨大,农业基础不牢固、发展压力加大,“乡村病”日益严峻、多种矛盾加剧。正视问题,统筹谋划,创新驱动,科学规划,成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

  3.1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巨大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有效推进了中国经济发展。1978-2016年,人均GDP由385元增至53980元,年均增长13.9%。但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制度约束,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巨大,成为制约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至33616元,年均增长12.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3.6元增至12363元,年均增长12.6%,此增长率均低于人均GDP增速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时,1978-2016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从209.8元扩大到23724元,收入比从2.57倍扩大到2.72倍,2009年最高时为3.33倍。

  中国长期以来“重城轻乡”,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条件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方面的巨大差距。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但主要解决的是农户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依旧整体落后、欠账太多,亟需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城乡总体布局,加大力度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加快推进城乡协调与乡村可持续发展。

  3.2农业基础不牢固,发展压力加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农业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数亿农民就业与增收的重要使命。但作为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市场化竞争中往往面临更多问题、更大风险。农业基础不牢固集中体现在缺乏现代农业发展必需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是首要战略性难题,虽然粮食产量2013年以来稳定在6亿t以上,但优质耕地减少、农业用水比重下降、青壮劳动力缺乏等硬约束增强,人口数量在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消费需求不断增大,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压力加大。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全国现有耕地20.2亿亩,其中优等地、高等地占29.5%,中低等地占70.5%,耕地质量等别低,再加小农经营方式,生产设施老化闲置,气候多变与多灾叠加发生,引起农业生产不稳和粮食安全风险加大。同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全国耕地退化面积超过耕地总面积的40%,农业污染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0%,乡村地区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乡村发展和城乡转型面临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这为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3.3“乡村病”日趋严峻、多种矛盾加剧

  “十九大”提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图4),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有效化解乡村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其目标归结为“五大建设”,产业兴旺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重在资源整合、产业培育、经济转型与收入增长。生态宜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关键是农村景观优化、环境美化、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发展绿色生态新产业、新业态。乡风文明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关键是乡村文化传承、思想观念转变、和谐社会构建,增强发展软实力。治理有效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关键是基层组织建设、民生自治、科学决策与机制创新。生活富裕是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关键是居民享有平等参与权利、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纵观乡村问题与发展目标,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以破解特定时期乡村发展的主要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活力和内生动力为抓手,以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乡村转型、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其核心是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实现乡村有效振兴,系统构建乡村“人”、“地”、“业”耦合格局与创新体系,科学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技术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2逻辑思维

  兴与衰是辩证统一的,乡村由衰而兴应取决于乡村能否治病强身、转型发展。问题导向的乡村振兴战略,应立足于根治“乡村病”、夯实村镇基础,遵循治病、转型、发展与振兴基本规律,城乡关系也相应呈现由城乡分隔转向统筹、协调、一体与融合发展之势。当代乡村振兴宜以县域为对象,以村域为单元、以农户及企业为细胞,以一定区域乡村人居业形态为依据,按照“自下而上”的序次,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应是科学甄别居业协同体,构筑村镇有机体,优化乡村综合体,创建城乡融合体;按照“由点到面”的层次,科学识别乡村振兴极,界定村镇空间场,划分乡村发展区,配套城乡基础网。乡村振兴进程中村域是落地基点、居业是战略支点、融合是振兴要点,让进城务工、留村农民找到归宿是基本立足点。着力优化村域空间组织、村镇功能提升、城乡地域融合,关键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推进创建多层位、立体式、地域化乡村振兴战略体系。

  4.3规划评估

建立健全中国乡村振兴“区—类—级”三级规划体系。①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县域为单元,自上而下进行乡村振兴地域分区和县域分类,提出分区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与政策,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制定分省市规划编制导则和分类指导意见;②市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以村域为单元,自上而下进行村镇分类和程度分级,衔接全国及省级乡村振兴规划与指导意见,基于县域系统诊断分析,甄别不同村镇振兴优先级,明确县市乡村振兴分级施策及工作要点,提出不同村镇振兴实施方案,细化实化村域优先建设、重点保护、整治改造实施办法;③村镇乡村振兴详细规划,围绕市县规划落实和村级规划落地,深入研判村镇发展定位与任务,明确空间结构,划分功能板块,制定乡建规划设计蓝图。(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乡村振兴的实效评估是战略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乡村振兴评估可设计两类指标体系:一是乡村振兴率(RRR),着眼于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以县市为单元,评估各项振兴目标实现水平、总体特征及发展态势;二是居业协同度(RCD),以村域为单元,重点评估特定区域乡村振兴的“人—地—业”协同程度、集聚水平及耦合状态。这些评估指标体系与国家大数据、信息化战略相结合,建设中国乡村振兴评估分析与决策系统,可用于常规性监测、动态评估与年度测报,为乡村振兴质量与成效的定量考评和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