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李涛 邬志辉 周慧霞 冉淑玲:“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战略研究

时间:2021-02-06 15:52:11 作者:李涛 邬志辉 周慧霞 冉淑玲来源:爱思想阅读:12252


  新冠疫情作为影响全球的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其盛衰走向目前尚未明朗,而诸如疫情、洪灾等自然灾害之类的社会风险日益频发,使我国乡村人口就业、健康、市场能力等方面面临新挑战。返贫和新发致贫风险增大,未来要格外警惕“因业返贫”“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四种类型贫困风险。鉴于此,未来扶贫体系的功能完善和能力创新才是持续巩固和降低未来贫困发生风险的保障,也是确保未来贫困偶发、低位、短期、可逆的核心所在。

  (三)乡村相对贫困标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致教育扶贫工作难度激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随着“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实现,全国乡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但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问题则随之而来。可以预见,随着贫困线(按中位收入比例法制定)的动态调整,贫困的相对性特征将更为突出。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任何国家都存在10%左右的相对贫困人口,如发达国家美国贫困人口比例在10%到15%,欧盟是15%,英国是18%。[24]教育贫困新标准的制定是2020年后我国教育扶贫战略必须首先面临的核心任务,该任务不仅是贫困测量的重要基础,也是识别教育扶贫对象并科学制定相关扶贫政策的核心理据。应在国家底线标准基础上,建立分区域以省情为主体标准的教育相对贫困人口标准和精准认定办法,准确识别新增和新发教育相对贫困人口,明确新型教育扶贫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认识不到贫困对象确认增减标准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将致未来教育扶贫难度增大。

  (四)相对贫困标准的波动性将对教育贫困识别机制的精准性提出更高要求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过去针对绝对贫困线一刀切的教育扶贫方式,已明显暴露出“不精准”的弊病,“扶了不需要扶的”“该扶的人没扶”“扶错了教育贫困内容”等问题成为教育扶贫工作的死结。未来更大体量的相对贫困人口和更有限的财政投入要求教育扶贫必须更注重“精准”。从对象选取、项目开展、资源分配、过程监督到成效评估全流程,从教育贫困识别到贫困内容识别全生态,都将凸显追求精准性的挑战,尤其是在贫困变动相对性中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动态工作。在未来阻断相对贫困中,重点要关注未来新发贫困问题,随着2020年原生贫困存量的大幅减少,阻断面向未来的贫困再造将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期任务,由关注“原生贫困”转向关注因综合资本不足导致的代际贫困传递和阶层固化问题,是根本解决贫困问题的长远之举。鉴于此,创新更有效的政策综合工具包解决因决策缺陷、结构失衡、利益堵塞、身份歧见等造成的代际教育贫困问题尤为关键。

  (五)财政紧缩下教育扶贫资金绩效优化工作将更富艰巨性

  新冠疫情所致的防疫刚性支出和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使得原本紧张的国家教育财政承受更大压力,未来持续影响经济增长的风险强弱依然不明朗。改革、发展、稳定均离不开财政,全国经济下行叠加减税费,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凸显。同国家其他战略性工作一样,教育扶贫工作也必须要过紧日子。鉴于此,教育扶贫的投入必须从“加力提效”转变为“提质增效”,盘活教育扶贫资金存量,用好教育扶贫资金增量,通过资金绩效优化增强教育扶贫工作效率,全面监督和专业评估绩效将成为未来教育扶贫工作的新挑战。

  (六)未来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转向和新特征

  2020年底,我国乡村绝对贫困将彻底终结,乡村贫困将进入新阶段,呈现出五大转向: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从“低维贫困”转向“高维贫困”、从“结构贫困”转向“行动贫困”、从“来源贫困”转向“支出贫困”、从“原生贫困”转向“代际贫困”。基于未来乡村贫困的五大转向,未来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将具有五点特征:动态性、高维性、多元性、长期性和适契性。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目标

  (一)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教育扶贫智能化,保障各学段教育贫困学生获得精准帮扶,充分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本之策的综合功能,使教育扶贫变“输血”为“造血,严防返贫和新发贫困,促进乡村振兴。

  (二)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具体目标

  1.巩固脱贫成果,返贫和新发贫困比例得到严格控制。

  建成并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教育发展国家评估追踪体系,形成完善的防止教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持续帮扶机制。

  2.实现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智能化。

  建成教育扶贫自然人和法人身份基本信息数据库、建成国家教育扶贫综合数字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能够快速准确识别不同教育贫困对象、满足不同对象真实个别需求、“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联动、城乡一体的互利式国家教育扶贫服务体系。

  3.0-6岁农村儿童教育贫困全面改善。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彻底解决贫困村庄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城乡一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见表2),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向100%迈进。

  表2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具体目标

  

  4.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获得优化帮扶。

  建成覆盖全国农村家庭和全体学生的义务教育监测系统,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到2025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净入学率提升至100%,消除因贫失学、辍学现象,高质量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实现“优者从教、教者从优”,满足贫困地区“有学上”和“上好学”的需求。

  5.高中贫困农村学生资助比例和升学质量显著提高。

  建成多种筹措机制完善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为农村贫困高中生“就近”完成学业创造基本条件,实现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以上。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高中农村贫困学生升学质量。

  6.职业教育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技能扶贫优势明显增强。

  通过扩招、免费和资助全面充分吸纳贫困生生源、提升贫困人口职业技能,提高职业教育实现充分稳定就业的职业回报率,全面承接未升入普高贫困学生分流,降低教育不足的致贫风险。

  7.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扶贫和振兴的动力、能力、覆盖面积和综合效果显著增强。

  增加高等院校向相对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指标,保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2%以上。积极发挥以农林教育、师范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辐射作用,[25]扩大高校教育资源的扶贫效力,打破贫困地区“低收入低教育投入”的恶性循环。到2025年,基本形成当地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紧密联结、良性互动的“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发展格局。

  8.特殊教育贫困学生教育发展获得优先保障。

  提高各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和特殊教育教师津贴,适当增加年度预算,推进全国各地办好特殊教育学校。落实好“一人一案”“一户一案”,全面提高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扩大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招生规模,保障全国特殊群体都能接受适合个体需求和条件的教育。

  9.民族地区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工作获得重点支持。

  重视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问题,推进双语教师培育培训和双语教学改革,确保全国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缩小民族地区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平均水平的差距。推进民族语言课程改革,处理好“幼小初”衔接问题,实现“无障碍”升学。

  1 0.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新模式和新功能得到全面开发。

  深度开发农业教育帮扶计划、农村教育帮扶计划和农民教育帮扶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四、“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内容与措施建议

  (一)巩固脱贫成果,严防返贫和新发贫困

  一是建立国家防止教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持续帮扶机制。反贫困已进入一个新阶段,“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将处于同等重要位置,须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做好防止脱贫后返贫情况相关工作,对脱贫人口进行动态持续监测,巩固提高反贫困能力。

  二是建立并完善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教育发展评估追踪体系。通过建立最小单元的教育扶贫指标体系,持续追踪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尤其是其子女的教育贫困状态,动态及时反馈其各项发展指标的持续改进情况,做到“动态管理”和“常态监测”双统筹,保证摘帽不摘政策,脱贫不脱优惠。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