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陈文胜:乡村振兴的资本、土地与制度逻辑

时间:2019-01-25 20:36:23 作者:陈文胜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阅读:839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中国市场化改革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一次重大历史抉择。那么,今天中国又一次处于历史转折关头,而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是决定中国全面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中国全面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是其必然的逻辑。

一、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让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创造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奇迹,可以用三个“美国人口规模”来评判其伟大成就和未来的历史任务:超过美国人口规模的三亿多农民在40年之间变成了市民;在2017年具有相当于美国人口规模的近三亿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即使在2050年城镇化率达到70%仍然还有超过美国人口规模的四亿多人口在乡村。而其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把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东方农业大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了横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一道历史鸿沟,破解了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历史难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变,从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最有效率的经济体制。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举,更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着决定影响的制度变革。

  根据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对处于传统农业发展状态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使之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在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政府根本就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财力。因此,没有钱就不断给政策,打破“大锅饭”分配方式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推进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放松对农民出售自己产品的限制,放松对农民自由择业的限制,放松对农村投资的限制,使经济要素流动冲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坚冰,使中国最贫穷的群体——农民、最落后的地区——农村最先发展起来,作为那个时代风云人物的万元户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全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使七八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在今天的中国,谁也无法否认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循市场规律。邓小平的伟大就在于突破了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固有观念及其思维定势,在理论上纠正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上纠正了发展目标脱离国情国力、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大跃进”运动,全面改进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回归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进程,不能人为地改变发展规律、人为地超越发展阶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重大矛盾,实现“产业兴旺”发展经济让乡村“生活富裕”就成为乡村振兴的现实选择。而如何从根本上破解当前不少农村基层工作存在“千斤拨四两”的发展难题,回顾农村40年改革的历程,没有什么比市场化的改革更能够“四两拨千斤”地激发农村的内在活力,更能够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乡村要实现振兴,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其中资本逻辑、土地逻辑、制度逻辑是现实途径。

二、乡村振兴的资本逻辑


  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如何发挥市场作用,之前是“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如何发挥政府作用,就成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毋容置疑,乡村发展必然需要政府在财政投入和资源配置上的优先安排。但如何向乡村投资,不能是长官意志的行政行为,必须是资本逻辑的市场导向。

  林毅夫在世界银行担任副行长时发现,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银行给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高达3万多亿美元,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还是解决不了?同样,中国改革开放前农民每年都有扶贫款、救济粮却不能改变贫困状况,周其仁认为是匪夷所思的逻辑所致:“一手紧闭机会之门,一手扶贫救济帮困。”而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投入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不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有效资本带动产业发展的支撑,也使得贫困人口能够更好地接触市场进入产业发展中,也就提供了更好的脱贫致富机会。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认为,传统农业中的农民行为是理性的,以其经验对可用资源进行了最优配置,对经济上的有利刺激也会做出积极且及时的反应。但效率并不等于效益,农民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在多数贫穷国家中缺乏足够的能让农民作出反应的经济和技术机会。舒尔茨进一步指出,“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让农民获得了致富的市场机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就成为了首先富起来的“万元户”。而农村改革的滞后,导致长期以来政府直接干预农产品价格,直接决定农业产业项目,直接投资农业产业发展,不仅扭曲了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影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推动了国内产量增加导致农产品库存挤压,形成了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刺激粮食进口量大增;而且还造成了政府主体、农民客体的乡村发展现状,出现了不少“政府忙着干、农民站着看”的怪象。过去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直接砸钱建设不少的示范村,进行了大力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却造成农民亏本的多,资源浪费的多,带来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繁荣乡村不多。

  为什么农村会出现这种现象?虽然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政府投入,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是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带动资本进入哪里,基础设施建设就投入到哪里,整个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资本化了,形成了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如果乡村振兴是由政府盲目地大规模地“砸钱”,像大庆那样一些现代化城市都在衰退,日本的乡村都出现了“鬼屋”导致政府免费发放乡村房屋,那么,不要说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效应,会不会在中国乡村形成一个又一个“鬼村”?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局限,目前还无法做到公平优先,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效益导向下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不断实现公平。

  李嘉图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市场经济分配定律: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既不与劳动付出成正比例,也不与效益成正比例,而是与资本成正比。也就是说,多劳并不多得,农业社会的乡村劳动力就最多;高产也并不多得,农产品每次高产或多产就会造成过剩卖难;多资才能多得,城市正是拥有雄厚的资金才带来财富的几何增长。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贫穷不是物质的贫穷而是货币的贫穷,资源没有资本化,再勤劳的劳动也不能致富。所以,资本进不去的地方就是不能带来财富和繁荣的地方,就是资金和人才流失的地方。在过去农村的基层实践中,派大学生村官也好,派工作队也好,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加快清除阻碍城市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可以说,没有乡村各种要素进城就没有城市的繁荣,同样,没有城市各种要素下乡就无法实现乡村的真正振兴。因为城市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包括资本在内的农村各种要素不断进城;而乡村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包括资本在内的城市各种要素不能下乡。

三、乡村振兴的土地逻辑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制度,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土地不仅是亿万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更是释放中国乡村进一步发展能量的钥匙。在当前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博弈集中体现在农地非农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上,原有农地制度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乡村振兴中日益凸现出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