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专访 | 河南修武县委书记郭鹏:提升乡村审美,是乡村振兴的另一条路径

时间:2021-04-24 08:00:00 来源:不可思议的修武阅读:12685


  修武县现在是作为河南省3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和乡村建设行动样板县之一,我们希望5-10年内,能让乡村变富变美,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也为全国2035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修武的力量。从标准上看,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基本目标的同时,修武也提出了五大愿景:第一是保留乡愁,不能像城市一样大拆大建;第二是传承文脉,不能千篇一律,要体现文化的在地性;第三是调动群众积极性,不能因为资本介入而让其利益受损;第四是实现全民美育,让我们的乡村孩子自信从容的成长。第五是投入产出相对平衡,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续。这五大愿景,就是我们修武乡村振兴的考核目标。

  (三)各方人士如何参与美学经济建设

  界面艺术:修武县选中的实验对象南坡村,一期建设在今年的3月已经完成,第二、三期也在计划当中。在整个项目中,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文化创意人士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各种看上去很“美”的解决方案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企业、村民、政府又是如何共同参与到这场美学经济建设中的呢?有哪些困难点?各方之间如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开发之间做到平衡配合呢?

  郭鹏:在整个大南坡村的美学经济实践中,我们邀请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左靖,他是整个大南坡村项目的总指导,扮演的角色就是整合所有资源,把大南坡村的在地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面进行提升改造。在艺术策展、平面设计方面都提供了很多的人才支撑和操作指导。他直接把乡村考现学在修武做了实践,大南坡村的艺术中心就是出自他之手。总的来说,就是确定了大南坡村是以在地文化为核心方向去进行打造,而不是简单打造成网红旅游目的地。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在地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而后者则是为了吸引人气而复制没有在地文化的项目,比如小火车和欧式建筑。

  第二,是做社区营造的专家陈奇。她之前做过成都明月村的社区营造项目,任务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陈奇老师走家串户,对大南坡村245户村民进行了逐一访谈,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的需求以及手中的资源。同时,由陈奇老师牵头,引进外来人才开展村民培训,又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环保志愿服务队、少年武术队、重组了濒临消亡的怀邦剧团,所以她扮演的角色就是组织动员。

  第三是张唐景观的唐子颖老师,她负责景观设计,让乡村成为乡愁的寄托,而不是简单的城市化。她给儿童做的艺术装置成为村里孩子的最爱。还有负责场域设计的梁井宇老师,对老建筑进行了现代化的设计,但完全保留传统的风貌。此外,还有来自哈佛大学的周实,王求安等设计师,都先后做了一些建筑空间,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平面设计则是由马仕睿老师操刀,负责整个大南坡村的导视系统。

  当然,还有为大南坡做木刻版画的刘庆元等一大批艺术家,他们的原创作品为大南坡的文化复兴注入了不可思议的动能。

  在大南坡的改造过程中,修武始终把群众动员放在第一位。比如,当我们确定把南坡村作为试点来进行改造的时候,并不是一上来就大拆大建,而是用了半年时间做了很多走访工作,让群众了解和认可。同时,我们始终把群众作为项目的主体,引导他们参与其中。比如方所书店、碧山工销社的员工都是当地老百姓,百姓需要改造自己的房屋发展民宿时,设计师会免费提供设计图纸。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乡村振兴和群众的经济收益挂钩。同时,群众诉求强烈的,比如老人们喜欢怀梆戏,小孩子喜欢武术队,我们就帮忙组织起来,让村民充分参与到未来生活的建设中。

  关于这些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建筑师之所以愿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项目中,一方面是基于情怀,年轻设计师对乡村充满了情义,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村和农民兄弟的倾力支持和默默付出,年轻设计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村变得更美好,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而且有几位青年设计师,也是从农村长大的,对自己的家乡充满感情,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学有所用,让知识变现。另一方面,很多年轻的设计师也需要一个充分信任他们的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乡村和县域给予了他们新的机会,使其能够加速成长,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目前,不少修武的建筑设计项目已获得国际大奖。

  “天空之院”位于修武县七贤镇宰湾村,该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徐小萌设计,荣获2020纽约设计奖

  这其中有三股主要力量参与到整个大南坡项目中:政府牵头力量、设计师创意力量、群众参与力量,这三股力量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政府作为主导,成立县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保障整个大南坡改造项目的推进;而设计师的创意力量则为乡村改造赋能,同时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造;群众的参与力量也十分重要,比如民宿的投资改造,老百姓的积极性非常高。当然这其中也有过一些困难,比如几方意见不一致,有的群众认为老建筑就没什么价值,该拆就拆,但设计师觉得这些建筑是在地文化的体现,应该在保留的基础上做改造。这时县文旅投就起到一个听取各方意见,开展沟通协调的作用,因为它没有利益牵扯,是一个政府的公共平台。最后三方达成共识,老房子不能全拆,尽量保留,但一定要做好群众沟通工作,平衡各方利益,然后共同推进,这是一个难点。第二点,乡村振兴的投入和回报转化周期较长,政府需要有眼光,舍得做一些前期的配套投入,才能引来一些社会资本,如果政府每个项目都想尽快得到回报,那恐怕乡村振兴很难推进。第三点,是关于人的认知改变。大家之前普遍认为,老百姓只要有房子住就足够了,没必要请高品质的设计师。关于这一点,社会资本、老百姓和基层干部都持有过同样观点,认为之前那些普普通通的农家乐也一样引来了很多游客。但我们必须扭转这种观点,低品质的设计是昙花一现,吸引不到外来游客,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是不能持续的做法。这一点需要通过不断的向外学习,让大家理解只有高品质的设计才能留住乡愁,传承文脉,进而实现投入和产出的相对平衡,这个观念的改变是我认为是特别难的。在推进中,我们旗帜鲜明提出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与旧有的大拆大建路径进行对比,和村民、干部进行大讨论,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哪种路径才是更好的。目前,从全县6个试点村、17个示范村的打造中,我们的干部群众已经彻底改变了认知,扭转了观念,意识到大拆大建背后带来的危害,以及高品质设计的重要性。

  (四)美学经济与村民文化素养提升的关系

  界面艺术:作为研究人类感性的学科,美学在哲学层面关注的中心是人类的情感,以及审美经验带来的身心灵提升。在修武县的乡村美学改造方案中,有比如方所书店这类知名文创企业加入,举办过很多人气非常旺的文化讲堂,设计改造了非常漂亮的公共建筑和民宿,还有建设了有现代审美风格的党建活动中心。在目光所能触及的外在空间形式和看不见的精神文化食粮,这两种方式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您感受村民和干部的精神面貌和素养,有哪些显著改变?来到这里的客人,又是被村落呈现出来的哪些点吸引到了呢?

  郭鹏:比如方所书店,有很多儿童的插画书,这在乡村很少见到。以前更多是文字类书籍,但插画书相较文字类的书籍,对儿童的右半脑创意启发更有帮助。方所免费为孩子们提供的一个高品质阅读区域,而且满是世界著名插画家创作的插画书,这对于乡村孩子的审美培养很关键。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