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原新:人口数据发布,怎么看,怎么办?

时间:2021-05-11 10:41:30 来源:观察者网阅读:13448


接下来就是家庭和个人。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80%以上还是依靠家庭养老,“十四五”规划写得非常清楚,要强化家庭养老,要把家庭养老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创造良好家庭养老的环境。

我们提倡到了老年以后,要能够“手心向下”。手心向下是“拿”,拿自己的钱,拿别人的是小偷,手心向上是“要”,手心向下是独立的,手心向上是被动的。将来面对5亿老龄化人群,个人和家庭也要做一些必要的努力,要有自我养老的意识。

观察者网:从人口角度看,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非常明显,从人口方面解决中国发展的动力问题,可以怎么改善人口资源配置?

原新:从近期来看,我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限制人口流动到允许人口流动,最后到鼓励人口流动,这个趋势不会停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增强了城市的人口活力,也实现了更好的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开发。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加速,我们需要一套为流动人口建立专门的社会公共政策体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的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在人口的空间配置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使得我们有腾挪的余地。

农村转移劳动力还会长期存在一段时间,这种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削峰平谷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上海是全中国省级行政区域里面,第一个实现户籍人口负增长的城市,从1993年开始,上海的户籍人口就开始负增长但总人口却持续上升,主要依托大量人口迁移。

深圳户籍人口三四百万,但常住人口在一千七八百万,这就是人口的空间流动创造了像深圳、上海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地。

观察者网:在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对未来人口素质、国家的科研建设能力等会产生什么影响?

原新:我的观点是千万不要陷入到“人口决定论”的陷阱。人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要素,但绝不是国家兴衰的根本性或决定性因素。

看2018-2020年全世界国家创造力的指数,会发现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比较靠前,但它们的的少子化、老龄化水平也很高,老龄化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这两个指标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中国,很多人说少子化使得科技创新能力弱了,这有点双重标准。少子化会影响整个国家未来的人才规模,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每年出生1400万人也不少,少子化是相对于14亿人口基数来说。

我觉得教育科研的发展,要看科教兴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也要看人口整体的健康素质改善。健康中国战略能够很好地落实中国人的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素质的改善承载着教育、科技知识,专业技能。

从教育发展角度来说,我们把大专教育以上称为普通高等教育。据推算,中国2020年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超过两个亿,意味着15%以上的中国人受过高等教育。

大连大学生校园双选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毛入学率超过40%就称之为是高等教育普及的国家,我们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3%,中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普及的国家。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充分的就业,发挥一技之长,对科技创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说过一句话,人力资本是发展的优势。我们要动力足、持续力好、耐力强的经济发展,就需要人力资源的强势。

我觉得,不要把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与将来科技能力创新直接联系起来。老年人不是社会的包袱,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一个人进入老年的阶段,是他人生当中生活阅历、知识、技能、人际最丰富的时候,他一生当中的努力和追求,很有可能会在老年期爆发出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