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中国人讲“苟富贵、勿相忘”,最忌无情无义的坏主意

时间:2020-08-28 09:22:10 作者:汉心来源:【和通社】汉心论世阅读:4643


  中国社会一向讲求相互照顾、彼此提携,强调从内部消蚀人际差别,以达成共同体“苟富贵、勿相忘”,强调的是亲亲护持而不在意阶级立场和主义对垒。总之,是既没有形而上学的组织分类,也无所谓观念信条,更多则是推己及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
  从社会发展的次第来看,中国恰恰不是文明高度不够,而是早熟,是国人大都坚信人心向善、有教无类,故历来看重德性双修和文野之别,文化学上更是偏向伦理人情而不习惯“市场交易”。因此可以说,中国政治葆有稳定性的根源就在于历来都讲选贤与能、公而忘私的治平理想,这种基于德能优劣比较而形成的评价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汇聚人心从而在政治上有为的前提,也是一种人生意义取向和融入“正派社会”的身份安置。
  也正是源于此,个人和组织都不在乎流行的观念和政治立场,而更惧怕被罗织道德和品行上无情无义的坏名声。因此,以民为本、洋为中用不仅是中国政治哲学的精神内核,也是将来的不二选项,故无论怎么扮国际形象弄和平主义姿态,在中国搞政治文化出小资风头、哗众取宠,都只能是一群养尊处优,不接民气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语),他们不仅很难成为政治的支配性力量,反倒像是一些只想不劳而获、混水摸鱼的搅局者。
  尽管新时代的开放政治可以容忍批判,并给人以权位下移,或有可能重新分配的幻觉,在展开多数人意见的同时产生观点很自由,而且不被追究的快感, 也可以一人一论声讨、甚至鼓动社会自私自利、不行正道,寻一些义气相投者枉顾社会实际,与国家民族利益背道而驰,但现代政治文化沿袭的仍是传统的老路,即明确而有效的社会救济和群众的积极拥护。
  因此,尽管国家与人民忠诚原则屡遭一班玩世者诬为“投靠”强权,或“民粹主义”而备受非难,但数千年累积的政教伦理不仅已成牢固的国情民意,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只要国家尚存)个人生计和“名节”安置的最优选项。因此,欲行政治之事业,就得用心参验人心之好恶,其素质也好,体制亦然,国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正所谓以人弘道而非道弘人。是故,举凡讲政治就得顺天应人,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就得大公无私励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