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深观察|农村建房为什么会成为基层治理的矛盾点?

时间:2021-10-14 21:42:45 来源:澎湃新闻阅读:4186


近日,福建莆田发生2死3伤的重大刑事案件,引起广泛关注。涉事双方是同村村民,都是一个村的老邻居了,有什么深仇大恨能引致当事人采取如此暴力的手段呢?据媒体报道,导火索是邻里之间因建房而引致的积怨与矛盾,且由来已久。

类似事件近些年在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这说明,看似发生在特定地区的偶然性事件,背后有着结构性与惯常性的问题。

而且就在上月底,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建房安全管理的通知》,提出“坚持堵疏结合,做细群众工作,引导村民住宅在规划布局的宅基地区域内建设”“宅基地用地保障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分配时序”。

改革开放以来,打工潮催生的打工经济,城市产业梯度转移背景下的城市资本下乡及乡村工业化,以及近年来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与实施的美丽乡村计划及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农村出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村落环境得到根本提升,产业基础得到明显增强,农民人均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

但另一个现实情况是,每个家庭、每个个体致富的速度和节奏可能是不同的。

有些人的手头有了钱,怎么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除了在城里购置房产或投资其他领域外,在农村老家新建或翻新房屋,有条件的人建一幢大房子,恐怕是多数人的选择。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房子一直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大宅子、新房子,不仅意味着居住条件更好,更意味着家境殷实、家族兴旺、光宗耀祖,在乡土社会里的身份与地位高人一等。

换言之,房子不止于实体性的材料集合与建筑构造,还指涉丰富的社会与文化寓意,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房子成为一种区分乡村阶层分异的指标,房子的大小、区位、装修档次和风格,与家族经济、家族凝聚力、社会声望、祖先崇拜等不无关系。

可见,对于村里的有钱人而言,建房子尤其建大房子更多是经济实力强大后的文化彰显。房子有人无人住,是否空置,不太要紧。重要的是,我“有钱”了,我在老家就得有个大房子,让众人“看到”。

在农村,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有钱。但是,对于那些收入涨幅不大或日子过得依然紧巴的人而言,建房也是必要且紧迫的。因为他们之前的房子经受风吹雨打日晒,年久失修,难免破败不堪,甚至有垮塌乃至危及生命与财产的巨大风险。

故而,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农户而言,建房子是真正的刚需,他们需要更加安全与宜居的自建房。

问题就来了,你要建房,我也要建房,这是你的村庄,也是我的村庄,凭什么我就得让着你?

于是,为了争夺相对良好的区位(所谓“风水宝地”),为了阻止你家的猪圈不正对我家的厨房,为了规避你家的房子太高而遮蔽了我家房子的阳光,为了不让你家房子的一角挡住我家车子的必经之路……种种矛盾、纠纷与冲突就此产生。

但是,出现冲突或者矛盾并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事件得不到妥善的处理。一旦一方仗势欺人、以众欺寡,另一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旦缺乏村干部、法律人士或其他中间人进行必要地调解和疏导,相关事件就有可能迅速发酵,进而升级为暴力事件。

在基层治理层面,目前其实有不少正确应对的方式方法。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执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建设,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广泛宣讲土地管理、宅基地开发、自建房等相关法律与法规,让农民碰到任何纠纷或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法律——法律上应该怎么处理这个事,第一时间找律师等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同时,有关部门要坚决遏制新增“两违”,严厉制止既有房屋违规加层、野蛮装修与改造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与制度办事,不姑息,不手软。

其次,基层干部也应下沉到各家各户。目前,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可能比较重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但对大量外出务工尤其举家搬迁的家户各方面情况不太了解或对这项工作不太重视。

笔者认为,基层干部应该详细了解各家各户的人口状况、建房需求、建房意愿等信息,尤其要注重妥善引导、处理和解决邻里内部的历史遗留问题,把管辖范围内邻里关系的和睦与融洽,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仗着“家族势力”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欺压乡邻的行为,也要及时干预、制止。

广大基层干部要担当好村民良好关系黏合剂的中介作用,这对于维护转型期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基层治理中要进一步夯实和巩固农村共同富裕的基础与成果。在乡村发展水平与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对乡村的“后进户”进行精准帮扶,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制定与制度安排,让他们实现快速脱贫与致富。

让农民过上有足够尊严的生活,才能减少或平抑乡村社会中可能滋生或蔓延的社会极化与阶层分异现象,从而让乡邻关系更和谐,让矛盾风险消弭于无形。

乡村是发展共同体,也是共同的精神家园。推进广大农村建设的现代化,不只是让村民的腰包鼓了,有钱了,还包括对世世代代和睦邻里关系的维系,这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