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有哪些?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其表现形态有哲学、伦理、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是儒、道、佛三家。这些文化形态与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论及的内容,总起来说可以归结为关于人的问题。这是一种偏重于讲怎样做人的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生价值学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者,对于人生价值的内涵、类型、层次、标准等问题,都有充分的论述,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就纷纷提出各具特色的人生价值学...
    时间:2020-03-29

  • 从天地、众生、自我中,探究中国传统思维的特色
    从天地、众生、自我中,探究中国传统思维的特色

    生在一方土地,不仅要努力的适应自然环境,让其为我所用,更要学会与他人相处。而相处的前提,是沟通和理解,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则是达成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 往往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形成趋同的思维方式,而这些共同点,也被秘密的写入了文化基因当中。就如一直被拿来作比较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本质上是历史积淀之下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东西方沟通失效和现实摩擦。虽然这种对不同的文化和思维理...
    时间:2020-03-27

  • 拨开历史迷雾:中华文明的全貌,要从气候剧变讲起
    拨开历史迷雾:中华文明的全貌,要从气候剧变讲起

    透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草原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互动。 “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以及史书通常以华夏王朝的更迭为主线,来展现中华文明的面貌。 然而,要想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仅仅观察华夏的文明进程,仅仅以华夏的视角观察中华文明,还远远不够。 草原和草原族群,往往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我们所能看到的史书,大多是华夏文人书写的,他们往往...
    时间:2020-03-25

  • 钱穆:《论语新解》新在何处?
    钱穆:《论语新解》新在何处?

    钱穆先生书法《论语》二十篇开始即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为人, 即在悦于学而乐于教。人之不知,亦当指不知此上两端言。故又曰:“若圣与仁,则我岂敢。我学不厌而教不倦。”又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则孔子之自居,在学在教, 不在求为一圣人。《论语》书中岂不已明言之。此犹言:“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抑且秋收冬藏之...
    时间:2020-03-24

  • 大大出乎西方人的预料!中华文明正在昭示力量
    大大出乎西方人的预料!中华文明正在昭示力量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中文版序言中写道 :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
    时间:2020-03-23

  • 许倬云:一切固保天命的方案,皆在人事之中
    许倬云:一切固保天命的方案,皆在人事之中

    周人以蕞尔小邦,人力物力及文化水平都远逊商代,其能克商而建立新的政治权威,由于周人善于运用战略,能结合与国,一步一步地构成对商人的大包抄,终于在商人疲于外战时,一举得胜。这一意料不到的历史发展,刺激周人追寻历史性的解释,遂结合可能确曾有过的事实(如周人生活比较勤劳认真,殷人比较耽于逸乐)以及商人中知识分子已萌生的若干新观念,合而发展为一套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历史观及政治观。这一套新哲学,安定了当时的...
    时间:2020-03-22

  • 历史文化源流 | 慎终如始
    历史文化源流 | 慎终如始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慎终如始”出自《道德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做事情如果到结束的时候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慎重,就不会失...
    时间:2020-03-21

  • 临终前三个月,国学大师钱穆对中国文化的“澈悟”,你懂得吗?
    临终前三个月,国学大师钱穆对中国文化的“澈悟”,你懂得吗?

    1990年,国学大师钱穆以96岁高龄,口述完成了他一生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由其夫人胡美琦女士记录整理而成)。三个月后,一代儒宗便与世长辞。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对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和高度的概括,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并“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
    时间:2020-03-20

  • 《山海经》:开篇第一座山已为整个人类指明了发展方向
    《山海经》:开篇第一座山已为整个人类指明了发展方向

    《山海经》的作者已无从考证,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所以《山海经》被誉为被上天遗忘在人间的一本天书。书中光怪陆离的描述,给人描绘了一个跟人类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书中的山、怪兽、人,都不曾在人间出现过,仿佛空降了另一个世界一般。如果仔细研究《山海经》,你会发现里面包含的内容无穷无尽,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
    时间:2020-03-20

  • 傅佩荣:中国历史上最特别的一段时期,500年奠定了中华文化根基
    傅佩荣:中国历史上最特别的一段时期,500年奠定了中华文化根基

    谈到文化,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对此觉得欣慰与自豪。但是谈到这个文化带给我们什么,恐怕就不易说清楚了。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礼物太多太杂,就需要一番分辨捡择的功夫了。所以在探讨国学之前,不妨先谈谈“文化”一词。1 文化的四种特色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意即有人类才有文化。我们由此可以界定文化的四点特色:第一,异于自然。在《易经》中,坤卦代表生养万物的大地,其中六二的爻辞始于“直”字。“...
    时间: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