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孔祥智 张喜才:中国农产品价值链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1-02-11 01:39:59 作者:孔祥智 张喜才来源:爱思想


  2.农产品价值链的调整与提升:1998~2003年

  这一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外部看,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加剧,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凸显。内部看,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改变,再加上1998年的洪灾,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有较大影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政策体系,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价值链的主要环节由种植、流通向加工等环节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支撑要素中土地政策延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财政支农资金缺乏。农产品价值链中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持续增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逐渐增加,价值链不断延伸。

  (1)农产品价值链的种植环节由总量导向逐渐向调结构和提品质导向转变。1998年以后,主要农产品供给和需求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供需基本平衡,丰年还略有结余。因此,中国农产品价值链的导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增收成为基本目标。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就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从而增加生产端的价值增值和农民收益。

  (2)农产品价值链向加工环节延伸。随着农产品生产总量大幅增长和农产品市场化逐步深化,小农户在现代化市场中的困境日益突显,增产不增收和谷贱伤农的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种养殖环节的生产总量超过了需求总量,供求不均衡。因此,山东等农业大省逐渐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价值链延伸。一方面,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出现和增加可以缓解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农产品价值量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因此,以“公司+农户”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价值链由生产向加工、流通等环节拓展,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和带动农户持续增收。中央、地方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从而,农产品价值链进一步向加工环节延伸。

(3)农产品价值链的支撑要素。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政策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1998年之后的几年是各地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陆续到期的时间节点,中共中央明确延续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严格保护耕地,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再次确认。土地承包期的延长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吃了“定心丸”,(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确保了农业生产的持续性,也是农业产量持续增长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保障。二是组织要素有所变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始大幅增加。由于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很难开展农产品加工环节,于是以“公司+农户”形式出现的订单农业成为从事加工环节的主要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拓展农产品价值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和抓手进行重点扶持。因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大幅增加,2003年达到10万个,资产总额达到5000亿元,带动农户7000多万户,每户通过订单农业增收1000多元。三是财政支农资金持续偏低。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1980~1995年持续走低,1995年跌至4.83%。

  (4)农产品价值链中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持续增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有所突破。一方面,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从1998年的24541.86亿元增至2003年的29691.83亿元,年均增长3.49%。这预示着农业生产环节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由1998年的16869.94亿元、7645.4亿元分别增至2003年的31494.35亿元和11896.2亿元,分别增长近3倍和1.56倍。农产品价值链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首次突破1。但是,农产品服务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仍较低,增速不明显。

  3.农产品价值链的延伸与强化:2004~2014年

  农产品价值链不断向加工、零售环节延伸,并对产销对接的销售环节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农产品价值链支撑要素供给不断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农业总产值持续缓慢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不断攀升,农产品价值链持续延伸。

  (1)农产品价值链的基础环节由种植、加工向零售环节延伸。农产品生产端的调整不断深入,粮食持续增收,生鲜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菜农亏、菜价贵,粮农贫、粮价高”的现象日益突出,流通环节尤其是零售终端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农产品价值链的基础环节由种植、加工向零售环节延伸。农超对接、生鲜电商等新型零售模式层出不穷。在零售端的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不断出现新整合,但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

  (2)农产品价值链支撑要素全面改善。首先,“一免多补”支农资金大幅增加。农业税全面免除,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不断完善。农业补贴支出总额从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22亿元,增长了7.8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2004年的337.6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14002亿元,这一时期的支农资金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远远超过以往两个时期。其次,农产品价值链中的组织要素作用得到提升。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组织化、规模化成为农业价值链延伸的重要载体,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2014年,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约为250万家,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4%。最后,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5亿千瓦,比2004年增加4.1亿千瓦,增长64%,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农产品价值链的效率。

  (3)农产品价值链中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农业总产值持续缓慢增长,农产品市场服务业发展依然缓慢,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维持增长态势,农产品价值链持续延伸。2004~2014年中央连续颁布了十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中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十一年增产,达到6.07亿吨,肉类、禽蛋、蔬菜和水产品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正是因为农产品总量的增加,2004年以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也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原来的3.23∶1下降到2014年的2.97∶1。相对于农业总产值的稳步增长,农产品加工业则是快速发展,2014年达到233486.51亿元,是2004年的6倍。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比值达到2.28。2014年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达到36027亿元,是2004年的2.7倍,但服务业产值远远低于农业产值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总体而言,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较低,而且2004~2014年变化不大,甚至还略有降低。

  4.农产品价值链的融合与增值:2015年至今

  农产品价值链由农业自身的种植、加工、零售向旅游等产业延伸,农产品价值链中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有放缓的趋势,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增长速度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略微下降,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迅速增长。

  (1)生产环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农业稳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生产总量持续增长,而消费者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尤其是中高端农产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势在必行。在已有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两高一优”农业的基础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持续推动农林牧渔各产业间的协调联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产品价值链的整体价值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农产品价值链由农业自身的种植、加工、零售向旅游等产业延伸,涌现出农业观光采摘、旅游餐饮、垂钓烧烤、娱乐会议等新业态。此类新业态更趋向于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以种植业作基础,促进二产和三产的发展,利润源由基础种植的收益转变为农产品市场服务业,形成了农业特色打造、品牌传播、产品定位的整体发展脉络,创造了更多的利润源。

  (3)农产品价值链支撑要素。一是土地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不仅如此,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等深入推进,进一步释放了农业发展的活力。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发展质量不断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村田园综合体、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等新型集约化、规模化形式不断出现。三是新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显著。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新技术聚集的产业创新日新月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2014年的56%提高至2017年的57.5%。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