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2月28日发表《中国减贫学》智库报告,解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份报告在代表委员中引发广泛关注和共鸣。代表委员们表示,《中国减贫学》智库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减贫经验,并将其上升至理论高度,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自己的减贫之路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参考,也将助力我国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全...
时间:2021-03-07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划重点”,是习近平今年发言的主要内容。 重点1:“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新时代新阶段的...
时间:2021-03-06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时间:2021-03-06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联组会上,吴浩、黄璐琦、王辰、严纯华、王欢...
时间:2021-03-06
以五年为周期,规划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我国落实发展战略、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方式。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了5大类20项主要指标。与“十三五”规划相比,有新增的指标,有删减的指标,也有提法发生变化的。 经济发展:GDP年...
时间:2021-03-06
国计民生,大小账本,国家的“钱袋子”关系民生福祉。过去五年,国家的钱花在哪些民生领域?今年国家“花钱”的关键词都有啥?扫码打开这本“国家账本”,一起一探究竟吧!...
时间:2021-03-06
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这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规划。 未来,我们为之共同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什么样子? 排练结束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摆舞队”队员郭玉兰(左)准备回家(2...
时间:2021-03-06
3月5日,首都北京。惊蛰已至,春雨蒙蒙。 8点2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开幕,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马银萍下车后,仔细整理了一下胸前的代表证。 三个多月前,包括镇原在内的甘肃省最后一批未摘帽贫困县全部出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山沟沟里的产业发展一...
时间:2021-03-06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十四五”开局之年,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尤为关键。5日举行的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面对记者关心的财政热点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当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如何理解?如何落实? “积...
时间:2021-03-06
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如何看待报告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和重点工作部署?国务院新闻办5日邀请了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极不平凡的一年,极不平凡的成绩 郭玮说,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我们遇到了世纪罕见的多重严...
时间: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