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墨家与儒家、道家共同构成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为何没落?
    墨家与儒家、道家共同构成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为何没落?

      墨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与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共同构成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韩非子称儒、墨二学派为“世之显学”,在其著作《显学》道:“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

  • 翟玉忠:只有儒家能代表中国文化?错了,这才是中华文化真面目!
    翟玉忠:只有儒家能代表中国文化?错了,这才是中华文化真面目!

    北京徐慎檀女士多次嘱托,要我用尽量简明的语言写出中国文化的精华,让感兴趣的朋友能一睹其全貌。最早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的是两千年前,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他们校理国家图书,将中国文化按经、子、文、武、天、人六个维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魏晋以后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也本于此。中国古典政治经济(政)和社会教化(教)之学经历了西...

  • 忠恕——先秦儒家仁学理念的自律与自觉
    忠恕——先秦儒家仁学理念的自律与自觉

    孔子的忠恕理念,是践行其仁学的实在方法一、德性的自律与自觉,是成就伦理学的基本因素德性修养,是古往今来中国社会一个核心的道德范畴。在“柯尼斯堡的中国人”哲学家康德看来,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先天具备的德性自律原则。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亚圣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可以看做是人对自身德性的自觉。道德是一种自律和自觉的德性原则,但人往往很难去实践道德律令。孟子虽然承认人都先天的具有仁、义、礼、智四...

  • 秋风:儒家治道的要义对传统中国治理模式的思考
    秋风:儒家治道的要义对传统中国治理模式的思考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尊儒决定着统治是否上道,是否稳定长久。社会变好,起点是教育,而教育必须以君子养成为目标。社会自治和国家管理要上轨道,关键就看能否形成卓有成效的君子养成机制。创造各种条件,让官、学、商精英均可顺利转换为绅士,则其自会在社会生活现场创造出恰当的自治制度。传统中国正统社会治理模式,可见其与现代价值毫无违和扞格之处。今日中国探寻优良的社会治理模式,传统是绝佳出发点,而非障碍。...

  • 陈晓平:为什么中国将来会有生态文明——接应冯友兰“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的话题
    陈晓平:为什么中国将来会有生态文明——接应冯友兰“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的话题

    提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预示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危机,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必要性。冯友兰先生早在上世纪初就对中国文化与工业文明或科学文明之间的关系做出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在中国周末的哲学中有三派:道家是自然派,墨家是人为派,儒家是中间派。不过,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倾向于自然派。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