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姜长云: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模式、启示与政策建议

时间:2017-12-30 16:37:24 作者:姜长云来源:爱思想阅读:6777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途径, 甚至会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如2009年, 全市通过举办农产品四季节庆活动, 拉动农民直接增收4.5亿元, 拉动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增收6000多万元。近年来, 平度市农机局把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作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精品工程和兴机富民的重点工程, 全市农机跨区作业已经覆盖6个省20多个地市的40多个县, 每年“三夏”期间, 全市都组织1500台以上小麦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作业, 同时引进1700多台作业机械参与全市机收。每年全市还组织400多台玉米联合收割机、900余台耕播机械参加“三秋”跨区作业;组织600台以上机械参加冬季农机跨区作业, 承揽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通过组织跨区作业, 不仅大大延长了农机使用时间, 提高了农机利用率, 也拓展了农民通过农机增收的途径。借此, 可以将农民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时间由每年3—5天延长到1个月。通过参与跨区作业, 好的农机手每个收获季节可实现收入3—4万元。

  (二) 通过转型改造挖掘传统组织资源的创新潜力, 仍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组织资源包括涉农站所和邮政部门、供销社, 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由于行政隶属或产权关系的特点, 传统组织资源的行为目标和区域发展目标, 甚至地方政府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很容易对接起来。前文分析显示, 在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公益性、普惠式服务方面, 政府部门和涉农站所大有用武之地。传统组织资源在参与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综合体系建设方面, 也有三重优势。一是现有网络的优势, 借此可以更好地贴近农民需求;二是品牌信誉和公信力的优势, 借此容易赢得农民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民组织的信任;三是部门合作的优势, 借此容易获得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凭借这些优势, 通过对传统组织资源的转型改造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可以收到“一举三得”之效:一是消除传统组织资源的运行惰性, 激发其创新潜力;二是促进服务供求更好地对接起来, 增加农民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可得性;三是避免再起炉灶的成本和时间消耗, 方便快捷地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和地方政府惠农政策的目标对接起来。平度市邮政局还注意利用邮政的网络体系, 建立覆盖全市的农村公共信息平台, 并与村、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平台链接, 形成网上虚拟、网下实际的农产品直供基地和信息反馈机制。

从平度的经验来看, 通过对传统组织资源的转型改造来激发其创新潜力,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有巨大空间。如鉴于以前小麦品种多而杂、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差、形不成品牌优势, 为解决这一问题, 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为创立平度小麦品牌, 发起成立了平度市麦业协会, 通过“公司+协会+中心会员+农户”的组织形式, 引导农民对优质小麦实行订单化种植、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公司通过麦业协会对优质小麦订单种植户统一提供小麦良种、统一投缴商业保险、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回收商品小麦。为帮助农户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每年小麦播种后, 公司为订单农户的优质小麦统一投缴冻害和雹灾商业保险。鉴于农民家庭储粮的损耗率往往较高 (约为8%—10%) , 为减少粮食储存损失, 保护农民利益, 该公司利用收购站点多、仓储设施好的优势, 设立了“粮食银行”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农民收获后把暂时闲置的粮食就近存到大度公司所属粮站的仓库, 公司只按1%的比例一次性扣减保管损耗, 此后不论储存多长时间不再扣减损耗数量。存粮户根据实际需要, 既可提取原粮, 又可根据市场粮价变动将代存的粮食直接卖给大度公司。自2008年设立“粮食银行”以来, 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开办的粮食银行, 共为农民代储小麦约6000吨, 比农民自己储存减少损失约64万元。近两年新小麦上市后, 市场收购价后市涨幅较大。因此, 农民存入粮食银行的小麦一般选择在价高时出售, 仅此即可增加农民售粮收入70余万元。在此, 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作为青岛地区唯一一家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 对订单农户统一投缴商业保险,(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及其设立“粮食银行”为农民提供储粮服务的经验, 在全国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示范意义。

  (三)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要注意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机构完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关系

  从前文分析可见, 产地批发市场、农机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本和风险, 也可以形成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连锁带动效应。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 要把加强对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支持, 作为一个战略重点。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但要发挥这种引擎作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在加快自身发展方式转变中走在前列。为此, 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引导产地批发市场、农机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市场建设面向农业区域专业化的需求, 以增强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服务为重点, 加强联合和分工协作, 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加快市场转型和升级改造的进程。借此, 也有利于克服分散建设市场导致的市场规模小、基础设施差、服务功能弱等问题, 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二是按照引导分工协作的方向, 鼓励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利益相关者之间, 特别是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机构之间完善优势互补关系, 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和网络化发展。近年来, 平度市在此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青岛六和集团不仅创办了平和担保有限公司, 为养殖户提供以畜禽活物为抵押物的畜牧业担保等创新业务, 还在地方政府支持下, 形成了以支持养殖户为中心, 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养殖合作社、同行企业、政府政策协力支持的畜牧业产业化模式。


四、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 明确实行对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导支持政策

  就总体而言, 现有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传统的农技服务为主;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不足, 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高端市场营销服务、储藏保鲜服务、冷链物流服务、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服务等新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仍是一个突出问题。今后, 要在加强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结合加强试点试验示范, 强化对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特别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业态创新的引导支持政策。如在农业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采取税费优惠、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等方式, 鼓励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改造和信息化建设, 鼓励创办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机构, 鼓励储藏保鲜、冷链物流、农机维修服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薄弱环节的企业发展;鼓励按照企业化或非营利机构的方式, 兴办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区域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区域农业服务中心等公共农业生产性服务平台。

  现行增值税征收方法规定,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但农民经纪人销售农产品不能享受自产农产品的待遇。鉴于在农产品收购中, 农民经纪人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有利于节约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和时间。建议在执行增值税政策的过程中, 允许农民经纪人销售的农产品享受农民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待遇, 以促进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推进, 农村环境服务和新能源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迅速凸显。如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已成一大公害。有些蔬菜种植较具规模的地区, 废弃的菜梗、菜根随意堆积, 不仅严重影响农村景观, 还容易加剧农村环境污染。有些地方建设的户用秸秆汽化炉很容易堵塞, 妨碍其正常使用。因此, 要特别重视引导和支持兴办农业环境服务、农村能源服务企业或非营利机构。

  (二) 强化农业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建设, 改革、完善其运行机制

  从平度经验来看,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基础, 也是建设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基本保障。随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推进, 农业发展对加强农业公共服务的需求还有不断提高趋势。但是, 目前, 许多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的运行面临以下三方面的严重困扰。一是财政投入不足, 或缺乏持续的财政支持, 甚至日常运转也依赖有一定期限的项目资金, 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萎缩。如20世纪70年代平度市有24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 当前只剩4个, 每年依靠向政府申请部分经费维持运转。由于缺乏财政投入, 全市公共植保体系、重大突发疫情防治体系都较为薄弱。二是公共服务能力大量闲置, 人才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是运行机制改革滞后, 缺乏其他融资渠道和收入来源,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如近年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除每年配合完成农业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抽检任务外, 还负责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的农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随机检验。但这些方面均为免费服务, 检验设备和检验检测人才的总体利用率不高, 检验检测能力存在较多闲置, 检验检测人才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和机会也不充足。在项目实施期间, 检验设备的运转和维护费用可以通过项目经费来保障。一旦项目结束, 由于缺乏运转和维护费用, 许多检验设备可能被迫停用。与此同时,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专职人员从事检验检测业务, 却缺乏足够的资金购置大量的中高端检验检测设备。还有一些企业各自配备了相关检验检测人员和设备, 但因业务规模有限, 出现人员和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加大资金使用的浪费。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