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王正谱: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5-13 18:30:48 阅读:10157


  (一)准备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把“功课”做在前头,不打无准备之仗。

  1.先行学习。主要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重点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学习掌握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学习了解调研事项的来龙去脉,学习借鉴与调研事项相关的做法和经验,做到上下左右的情况心中有数。

  2.拟定提纲。调研开始前,要事先拟定调研提纲,列明需要了解的情况,提纲越详细越好。比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是大纲,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目,每个目下还可分若干细目。调查研究不是搞突击检查,调研提纲要提前发到被调研地区或单位,这样有利于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

  3.搜集资料。主要是做到“两个了解”:一是对选定的调查对象要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对调查的事项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里有底、胸中有数。比如,到市县调研,调研前都应搜集了解所到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基本情况。我感到,深入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对调查研究至关重要,这些工作看似笨办法、实则是捷径,我们要不怕辛苦、不嫌麻烦,把准备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二)调查阶段。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环节,主要任务是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

  4.拉家常。最重要的是和气、亲热、自然,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对调查对象要有感情。要真心把基层干部群众当老师,诚心诚意抱着学习的态度,少说多听多问,不懂的事情虚心请教。态度不可太严肃,不要使人感到不好接近。二是对调研事项要感兴趣。感兴趣了才能让人感觉很亲近,才能认真去做、去研究,才不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三是提问要简单直白。语言要接地气,有“泥土味”,说大白话、说简单话,问简单问题、具体事情,不要故作高深让人听不明白,也不要油腔滑调让人瞧不起,民族地区还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5.讲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每个人的方法差异很大,要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开调查会、座谈会、个别谈话、实地调研、走访等。在完成一项调查任务时,这些方法要结合起来使用。调查中要有主见,要同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调查中要完全独立自主,不要依赖他们。要善于控制局面,听调查对象介绍情况,当他说清楚了、说得差不多了,我们的头脑要清醒,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差不多了,没有搞清楚就一定要坚持问下去,不要稀里糊涂跟着别人的节奏走,防止“被调研”,确保调研越客观越好、主观判断越少越好。

  6.抓典型。这是调查研究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方法。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同一类事物中选择典型来调查,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剖析问题。典型选择尤为重要,必须要事先对这类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在典型的选取上,好、中、差三类典型都要选,在比较分析中找到之所以好的原因、之所以差的症结,以及由差转好、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需要指出的是,抓典型一定不要被“盆景”“样板”迷住了眼睛,要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判断,看要看到“里子”、问要问到“要害”,分清哪些是“活的思想”,哪些是“包装的典型”,做到“雾里看花”清清楚楚。

  7.勤记录。说者无意,听者要有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都在减退。能当时记录的,即应随手记录;当时记录不便的,事后即应记录。特别要注意记录一些观点、理由、数据和老百姓的土话,力求原汁原味、见事见人、活灵活现。

  8.多讨论。讨论是一个交换信息、深化认识的过程,实质是间接调研。“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一个点子交换一个点子,每个人就有了两个点子。”大家一起搞调查,要注意互相交流,白天同群众交流,晚上与同伴交流,特别是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要多讨论,通过思想的火花碰撞、观点的相互启迪,达到步步深入的状态。调查研究可以让人进入“场景”状态,精神紧张、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平时在办公室思考深入不下去的问题,在调研中一起讨论、挖掘,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9.善整理。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及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至关重要。整理工作应该紧跟在调查工作之后,而且最好就地进行。不足的补充,缺乏的增加,发现中间有矛盾的、不确实的,及时问清楚,给予校正,确保调查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出成果阶段。这是调查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关键是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深加工”,确保形成高质量成果。

  10.形成报告。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和精华的集中呈现和高度浓缩。调查研究后,重点是要做好调研报告起草、修改和转化应用。起草报告,一定要把握主题、重点突出,言之有物、论证有力,文字准确、生动朴实,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修改报告,重在对主题、观点、内容进行反复琢磨,加以增、删、改、调的工作,如此反复几次,方能定稿。转化应用,关键是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措施,打通调研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好的调研报告,不用长篇大论,关键是抓准了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这是最重要的。邓小平同志在调查研究时,亲自动手撰写的调研报告文风朴实,分析精辟,见解深邃。毛主席曾幽默地说,看邓小平的报告,“好像吃冰糖葫芦”。希望大家的调研报告不要干巴巴的,变成了写讲话、写文件,也要给人有“吃冰糖葫芦”的感觉。

  四、如何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

  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标准和质量的问题,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是一个永不懈怠、与时俱进的过程。

  第一,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这既是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的根本遵循、根本方向,也是提高调查研究质量的根本路径、根本方法。要把学懂作为前提,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保持在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自觉用以指导调查研究工作。要把弄通作为基础,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调查研究中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要把做实作为落脚点,把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在调查研究中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搞好调查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要学好用好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注意在调查研究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把握局部和全局、历史和现实、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防止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要学好用好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使调查研究根植实践、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

  第三,坚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围绕中心大局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忙到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我们的调研是一个“点”,但是在调研中不能忘了全局,这是一个辩证关系,胸中有全局,调研才有方向。要围绕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列出调研题目,做到凡是该掌握的情况就掌握清楚,凡是该研究的问题就研究透彻,拿出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推动工作落地见效。要坚持和完善重点课题调研制度,确定调研课题要与落实重点任务、破解重点问题结合起来,评选调研成果要与转化应用成效结合起来,防止关起门来搞调研、为调研而搞调研的现象,坚决纠正研而无用、一研了之等问题。

  第四,坚持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大敌。调查研究就是为了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持之以恒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要增强下马观花的脚力,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要增强明察秋毫的眼力,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善于发现问题、明辨是非、捕捉亮点、抓住根本。要增强研机析理的脑力,多学习、多思考,脑筋一动、活水自来。要增强以文辅政的笔力,弘扬“短实新”的文风,出思想、出精品、出力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