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从0到308例,扬州疫情是中国二三线城市迎战德尔塔毒株的缩影

时间:2021-08-09 09:17:39 来源:八点健闻阅读:9540


 

 

因为“老人”而引发的种种问题,让小城扬州,在面对传播力变强的德尔塔毒株正面来袭时,防控起来愈加吃力。

 

上海只有一个

 

回顾整个扬州疫情,一步步蔓延让人扼腕叹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扬州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几乎是中国的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在面对德尔塔毒株时力不从心的一个缩影。

 

 

在疫情的开始,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第一批遭遇病毒的,不是医生、交通枢纽工作人员这类众所周知的高危人群,而是疫苗接种率尚低的老人与儿童,这些最为脆弱的人群几乎毫不设防地迎头撞上了狡猾而凶险的德尔塔病毒,于是,从“全员核酸”到“封闭管理”迅速上马,然而,这一切都并没能有效阻止扬州成为本轮疫情中,感染者最多的城市。

 

 

事实上,除了外防输入之外,一旦风险点被突破,在扬州,以及无数类似扬州这样的二线或三线中国城市里,应对病毒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

 

 

这些城市的流调水平通常不高。与大城市相比,小一些的城市里,传播链往往却反倒更难追溯,前述的疾控专家就曾感慨:“县里就没几个懂流调的”。

 

 

本次的扬州,感染者追踪慢半拍,流调做得艰辛却仍有漏洞,用来补漏的“全员核酸”覆盖面严重不够,漏检的阳性时有发生,甚至,因为组织不力,还导致了检测点的感染……

 

 

这也暴露了另一个问题:疫情一旦触发,核酸检测,以及后面的患者救治,会迅速超过小城市的医疗资源的应对能力。与之前数次成为疫情焦点的一线城市相比,疫情面前,这些数目更为庞大的中小城市的医疗资源几乎称得上捉襟见肘。

 

 

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八点健闻,如果其它人口在三四百万以下,老年人占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三,四线城市,在遭遇同样的单线传播的传染病事件中,还可能有类似的应对。中型城市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扑灭,考验了一个城市是否真正宜居。

 

 

遭遇德尔塔,哪怕是一线城市的广州,做过精准防控的努力,失败后不得不开启全员检测甚至部分城区封锁;而在今年年初的石家庄疫情,当疫情扩散后,靠着封城和停工停产,才在近一个月后清零。

 

 

扬州8月2日开始全城停工;8月3日主城区所有小区实施封闭管理;这几乎是石家庄把病毒“闷死”的翻版。

 

 

对于绝大部分城市而言,一旦遭遇疫情,几乎都要付出停工停产甚至是封城的代价,才能遏制住已经蔓延的疫情。

 

 

只有上海是个例外,仅靠流调追踪和小规模的核酸检测,不停工也不封城,就结束了一场潜在的疫情的城市。

 

 

李侗曾告诉八点健闻:“上海经验值得借鉴,值得推广,能不能模仿好就看各地方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了”。

 

 

但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是上海,但却几乎每一个城市的正常生活都难免有公共场所聚集的巨大隐患,他们也许是棋牌室、剧场、早茶店,甚至寒冬里的浴场、红白喜事的酒店……谁都不知道哪一次偶然的聚集会触动扳机,但扳机被触动之后,也许每个城市都可能面临今天扬州棘手的局面。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