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竹立家丨走向2035年的中国:远景目标与关键变量

时间:2021-05-13 09:20:14 作者:竹立家来源:学术前沿阅读:696202


  到目前为止,这种对立一直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在全球化、信息化塑造的现代性世界中,面对充满新状况和不确定性的未来,对意识形态或有意义的生活的认知和理解趋于多元化,“意义紊乱”成为现在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生活的一种常态,意识形态对话或争论,将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主要场域。与以往的时代相比,我们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意义紊乱”。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境况面临巨大的变革,资本主义把我们带入一个只有生存而没有意义的时代,过去的世界与目前的世界所发生的事态背后都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都有人类追求“生活意义”的不懈努力。可以说,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动力。但人类在形成共通价值和达成理性共识以前,意识形态分歧和信仰纷争仍然会是人类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主要障碍,拿意识形态“说事”,制造民族国家间的矛盾和事端,仍然是人类未来所面对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在世界大变局和文明大转型的历史时段,更是如此。

  英国政治学家吉登斯说:“人类社会由于现代性的到来而引入了一种新的风险景象。”意识形态偏见和人们的决策及行为所带来的“人为风险”成为重要的“风险源”。这就是说,面对危机和风险过程,面对目前世界正在发生、未来可能持续的“人为风险”的挑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发展过程中正确的政策决定将至关重要。 未来15年,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进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资本主义体系的内部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的外部转移以及以意识形态偏见为核心的“政治原教旨主义”的盛行,会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只有积极应对和克服这些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我们才能实现2035年的发展图景。而应对和克服外部环境的干扰,最重要、最现实、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坚持走中国自己的路,坚持全面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征程。过去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全心全意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任何风险和挑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和意识形态话语权,到2035年就能够如期实现我们的“远景目标”,把中国建成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质的飞跃。

  未来15年,只要我们按照既定发展战略,在“一个目标、两个布局、三个保障”的战略框架指引下,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战略的政策落实,见真章、干实事,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能实现203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图景。一个目标就是“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持续的、稳定的改革发展的制度基础;两个布局就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设计中,注重在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上下功夫,突出改革的战略重点,做到纲举目张;三个保障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提升党的领导力、人民至上和法治国家建设作为我们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和执行性,避免和减少政策失误,保障未来的改革进程在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的指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当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宏观的文明背景下,在多重“因果元素”相互作用下,在意识形态争论长期存在的环境下,我们对未来的认知和预测还存在许多“盲点”甚至“盲区”;未来发展的现实进程还存在不少难以把握的因素,给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增添了许多变数。但是,尽管在中国奔向2035年的道路上存在重重困难和障碍,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凝聚人民群众的向心力,我们就有一个再创辉煌的未来,就会实现2035年的远景目标。

  文章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1年3月(下)(微信有删节)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竹立家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