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南迪士尼、北环球影城,本土主题公园如何破局?

时间:2021-09-21 18:12:0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阅读:4008


即便如此,高度还原的电影场景,魔法袍、咒语、黄油啤酒等充满仪式感的物品,让“哈迷”们心甘情愿地买单,即使不是“哈迷”,也会被满满的仪式感,一步步“掏空”钱包。

方泽茜表示,北京环球影城的开业再一次点燃游客对主题公园的热情,报告显示,在中秋“最受欢迎的热门景区”前五名中,有四名都是大型主题公园。

事实究竟如何?

本土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在程超功看来,主题乐园的新鲜度与其受欢迎程度基本呈正比,一般新开园的主题乐园会在一个时期内持续维持较高的关注度和入园客流量,对周边同类型主题乐园产生“虹吸效应”。预计北京环球影城将在正式开园后的1-2年内保持相对较高的人气,并对周边同类型主题乐园产生竞争压力。

北京欢乐谷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短期来看,环球影城的开园效应和产品新鲜感必然带来一定的热度。长远来看,北京环球度假区落地京城,对于同处华北市场的北京欢乐谷来说,可以通过双方的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定位以及差异化客群良性竞争,共同做大主题公园市场。

自1989年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旅游微缩景区开业以来,中国主题公园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华侨城(欢乐谷)、华强方特、长隆、宋城演艺等头部主题公园竞争之势。

程超功认为,与环球影城、迪士尼等国际知名主题公园相比,国内电影类主题乐园较为缺乏IP体系,与影迷的联动性不强,难以实现以电影撬动线下消费,且影迷群体较小,用户黏性相对较低。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东京迪士尼、美国环球影城、中国欢乐谷和东部华侨城等及自然生态、文化历史类型主题公园的重游率分别约为84%左右、50%左右、30-35%和1%。相对来说,中国主题公园的重游率低于国外的知名主题公园较多。

此外,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IP+酒店”的运营模式相比,本土主题公园以“主题公园+旅游+地产”运营模式为主。而这也导致本土主题公园的营收模式较为单一。

来源:网易数读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国际主题公园的收入占比30%是门票、30%是零售、40%是餐饮住宿。其周边配套消费的占比大于门票收入是国际主题公园的经营常态。而我国主题公园80%的收入靠门票,20%收入靠零售,目前大部分主题公园依赖门票收入,盈利模式单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财报显示,华侨城、宋城演艺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为出售门票。根据华强方特2019年提交的招股书,2016-2018年,公司门票收入占主题公园运营收入的比重均在70%以上。

在方泽茜看来,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北京环球影城的火爆除了IP场景化外,还包括主题公园泛产业链衍生产品销售及酒店经营等业务。

“表面上是主题乐园之间的差异,实质上是文化方面的差异。”程超功介绍,文旅消费,文化是灵魂,也是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来源。国内文旅市场的主题公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舶来品”,无论是开发建设还是运营,一直都在模仿和追赶中,造成了局部的重复建设和低效发展,难以产生像环球影城、迪士尼这样影响力很大的品牌。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