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被疯狂资本搅乱 演艺圈资本市场乱象及投资骗局调查

时间:2021-09-06 07:26:59 来源:红星新闻阅读:5333


  也是在2016年,深交所向乐视发出明星为何低价入股的质询,乐视网拟向乐视影业44名股东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其中包括多位大牌影视明星,深交所要求披露乐视影业报告期内的详细财务数据。暴风集团拟以10.8亿元的对价收购稻草熊影业60%的股权,该公司主要明星股东为吴奇隆和刘诗诗,溢价率近40倍,收购方案很快被证监会予以否决。

  当时,在影视公司上市热潮的刺激下,不少一线艺人纷纷扎堆入股当老板,在影视界掀起“明星股东”旋风,名人IP在资本领域到了炙手可热的哄抢阶段,外界对明星空壳公司估值存有质疑。也有投资者认为,存在影视明星巨额利益输送并由中小股东买单之嫌。证券监管部门则频频发出警示,明星证券化“对上市公司经营及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很可能对投资者形成误导”。

  2016年,随着一些明星收购案的流产,“明星推动股市神话”戛然而止。尽管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出台,但2016年至今,再也没有一家明星影视公司能登陆A股。

  而一些不良影视资本破坏行业生态,快速攫取利益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有的影视上市公司放大杠杆、以小博大,通过“明星证券化—标的公司‘空壳’化—保底发行、票房造假哄抬股价—自买自卖、减持质押疯狂套现”的资本运作套路,掏空了很多中小投资者。

  李学政透露,有的影视上市公司甚至故意包装亏本的公司,赚股民的钱“割韭菜”。

  “某些影视公司真正的收入,不在主营业务,而在其背后的资本市场套现。”编剧郭明亮曾对影视投资有过研究,他发现,股市一度成为资本方的“提款机”。

  2021年A股市场“影视借壳第一股”长城影视被终止上市,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赵锐勇通过借壳、自买自卖、高位减持、股权质押等手段获得大量高杠杆资金,被舆论质疑为空手套白狼。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曾是《楚汉传奇》《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影视剧的编剧。他告诉记者,在资本游戏的疯狂加持下,影视行业的购销环节存在诸多猫腻。

  汪海林说,在我国,影视行业存在垄断现象,即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是一家,制作公司和经纪公司也是一体。“自己制作,再卖给自己,中间产生利润。实际上,经纪公司应该提高成本,制作公司应该降低成本,但他们是同一家,如果老板让经纪公司把艺人价格做高,那么艺人的价格就是可控的,回报也是稳定的。一旦可控,就能完成高利润,财务流水就会很好看,所以影视公司特别热衷于签艺人、签经纪公司。艺人只要上戏,他们就会有回报,而项目回报相对是不可控的。”

  资本方为什么青睐流量明星?汪海林解释说,因为资本方可以通过流量明星做出天价片酬,推高成本,再做出超长剧集,做出超高单价,获得大量利润,迅速完成对赌。

  他透露,这中间有非常广阔的黑灰地带,做出虚高的成本和虚高的售价后,能从中获取差价。比如一部戏通过上述一系列操作,将成本虚高至5亿元,再卖出7亿元,哪怕是“保底”5亿元,他们都可以从中获取巨额差价。

  这种模式驱动下,利益唾手可得,一些不良资本方、制作方便无所不用其极,最终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销售中,给的回扣多,即使作品不好也能卖出高价钱,好的作品反而卖不掉。他们会想出一些对老板或者平台有说服力的说法,流量就是其中一个说法。这个明星为什么值这么多钱,为什么需要用这么多费用去买,因为他有流量。”汪海林说,所以资本方和制片方就会想尽办法把明星的流量数据抬高。

  明星流量变成资本方和制片方的一道护身符。“从播出效果来看,如果收视率高,说明他们选对了;如果不高,就可以将责任推给流量明星。”汪海林说。

  重塑影视作品评估体系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