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取消期中考”“不再考英语”,上海减负规定咋火了?

时间:2021-08-15 12:16:3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阅读:6469


与其说,上海市教委发布的年度课程计划是响应两办的“双减政策”实施细则,不如说,基础教育改革是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它会给其他城市和地区带来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

与此同时,上海5年内不间断发布年度课程计划实施细则,可见基础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辛性,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变革得失

中小学“不考试”的规定得不到彻底执行,源于若干年后的中高考“一考定音”。

有家长认为,明卷变暗卷,焦虑的是家长,考试还是有必要的。还有家长表示,高考还是要考的话,幼儿园就可以开始学了。孩子即将中班,打算下学期送去学英语,幼儿园已经开始卷了。

那么,考试到底有无必要呢?樊秀娣指出,对于考试,我们不必过于排斥,更不能绝对化,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的联考或月考,这种考试大量增加学生学业负担,虽然也有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面,但相比于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点提高得不偿失,完全可以通过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弥补。

客观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考试,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刺激和反馈,也能够引起学生适度的压力和焦虑,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收获和乐趣之一,也是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很多时候,问题不在于考试,而在于我们对待考试的态度

樊秀娣认为,造成当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考、高考的竞争过于激烈以及大比例的淘汰率。

所谓“减负”,一要减学生的课业负担,二要减学生的精神负担。本质上,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绝大部分源于对中高考的紧张

而其背后的现实原因,是学生上不了“211”、“985”、“双一流”等名校,将来他们的社会生活就有可能遭遇到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歧视和限制。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双减”问题,让学生和家长自觉自愿“双减”,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学校教育的整个格局和体制机制。充分、均衡发展优质教育,减小学校级差,应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减负”最终成功的要义。

梁挺福指出,基础教育改革错综复杂,家长的过度焦虑感也不是一天两天炼成的。只要是选拔性的考试,如中考、高考存在,就意味着有竞争,有淘汰,有焦虑感

基于此,避免“军备竞赛”且设计出合理的为国选才的实施方案,的确考验地方的执政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