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书院简报(第八期)

时间:2012-03-28 15:51:1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书院简报(第八期)

 

一、大事记

 

1319周鸿陵、斯琴高娃在石家庄拜访《杂文报》资深编辑李确、《燕赵都市报》资深记者胡印斌,一起讨论了治理书院在邢台、保定两地开展基层治理的规划。

 

2323周鸿陵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主任冯楚军讨论了启动“基层治理公共论坛”的设计与策划,决定开始筹办这一论坛,论坛将对中国基层治理进行研究、讨论。

 

二、学友观点

 

舵爷第一:进而言之,自由也好,民主也好,都是工具,都是为了保障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惜许多中国人、西方人把自由民主当成了绝对的、神圣的、不容置疑的、无条件的、不计代价的、不考虑时间地点种种具体情况的宗教教义,这就堕入了迷信之门。自由的尺度和边界是一定要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

 

舵爷第一:张维迎说,中国的大学就是一条破船,加再多的油都没用。让我想起北大百年校庆,我在三角地看见一大幅告示牌,上书北大党委书记王某的致辞,校长却渺无踪影。我问旁边的两位女生,“这也是北大传统吗”?她们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意思。她们早就习惯成自然了。北大尚且如此,遑论其它!

 

诺亚方舟以斯帖:村里老爷子都知道民主好,关键是“利益关系”,关键是“博弈的结果”,关键是。意识已然不缺了,老少妇孺都知道些,那些所谓的“先锋”,都是是怀揣浪漫主义的书生,要钱没钱,要能力没能力,写几篇文章就想怎么样了。很多时候,民主是钱堆出来的。西方的经验已经很充分,没有资本家的介入,没有利益关系的调整,有效的博弈就不可能发生。一帮穷人在那里喊嗓子瞎折腾,浪费精力。要么有资源有能力干,要么回家伺候老婆孩子过小日子。“梦游”的结果会很惨。

 

三、网站文章推荐

 

萧冬连:中国改革亟需凝聚共识,寻求新突破

 

节选:30年改革的经验看,光有“顶层设计”而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用心良苦的改革难免不被扭曲。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一致认同,就是因为它是大众参与的改革,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也得到了平等的结果。相比较而言,关系工人切身利益的企业改制,工人却是缺席的。没有这样的机制让工人坐在谈判席上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的命运是被决定的。

 

王占阳:总设计师设计了什么?

 

节选:邓小平的走向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无疑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他说:“西方国家采取了若干调节政策,一是国家干预的政策,二是西方普遍采取福利主义政策,三是高度重视科技作用,把高科技用于生产。”这使它们“还有发展余地”。但他并不主张走“先资本主义两极分化、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历史道路,而是主张走“先富与共富相结合、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新路,更为此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我国七十年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战略构想。他说:“我们现在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肖国元:中国的改革还能“摸着石头过河”吗?

 

节选:经历了30多年的跋涉,眼下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需要再次做出理性抉择的十字路口。30多年前,我们从农村生产责任制开始,掀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尔后,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从流通到生产,改革逐渐深入,不断扩大。这样一个“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策略,后来被总结为“摸着石头过河”。不可否认,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离不开正确有效的策略。而“摸着石头过河”是整个策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理书院

2012326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