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作家余音维权专案

时间:2010-11-12 14:45:38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大连知名作家余音为维护著作权法再次抗争

 

揭露丑恶,伸张正义;广泛传播,功德无量!


致社会各界的公开信


尊敬的文学界、新闻界同人和读者朋友:

 

记者节好!记者是社会的良知,报刊是社会的公器。作为编辑、记者(我刊采编一体)和文史作家,我也曾“风风火火闯九州”“该出手时就出手”,在1999年底打击传销连续报道中,真切地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记者的价值,后来,应邀参加了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但是,近年来,我迫于本单位的“小气候”,已暮气染身,主动地钻进戊戌变法等“故纸堆”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遗憾的是,我想当“顺民”当不成,我想按“3050”政策提前内退也难以实现。东北之窗领导对我穷追猛打,特制了型号越来越小的“小鞋”,目前,还设下陷阱,想借单位改制之机砸我“饭碗”,我是既无出路,亦无退路,情急之下,于10月25日向上级机关等送件、发信、上访,希望组织上了解实情,倾听群众呼声,尽快、依法、妥善处理我的工作问题。

 

火不烧人人不急。11月1、2日,我去沈阳参加辽宁省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回大连之后,迟迟未接到复职通知。我是靠工资生活的,很想回单位上班,所以,我迫不得已,将事件真相公之于社会。我认为,现在正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实施阶段,少数单位的领导利用职务之便,徇私枉法,嫉贤妒能,借机排除异己,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11月8日,又是中国第十一个记者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施行20周年之后,一个知名杂志的领导在三年时间内,亲自“扒稿”并安排部下编辑,这一践踏法律尊严的行为性质恶劣,难以容忍。如果我的不幸抗争有助于纠正歪风,打击邪气,捍卫法律尊严,那么,我做出的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东北之窗杂志社近期计划搬进中山区民康街15号大连报业大厦办公。届时,通联、电话都会相应改变。

揭露丑恶,伸张正义;广泛传播,功德无量!

笔健稿丰!


余音

2010年11月7日


通联:大连市西岗区宏济街59号东北之窗杂志社

邮编:116011 办公室:0411——83687796

A版编辑部:83672811 B版编辑部:83692811

电子信箱:rjzyzyz22@sina.com


 

举报者简介:

 

余音,大本学历。中共党员。助理调研员(1996年6月起算)。现为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辽宁作协会员、大连作协理事。11月1、2日,光荣地出席了辽宁省第九次作代会。

 

余音毕业于海军飞行学院、大连海军政治学院中级班。曾在(北京)海军政治部、大连市委宣传部工作。1999年7月15日,调到东北之窗杂志社工作,历任专题部主任、首席记者、执行主编等职,现为下半月(B版)责任编辑。主要从事《史记》、戊戌变法、特稿暨纪实文学理论研究。自1985年发表处女作以来,至今已发表诗歌、小说、传记、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和著作约400多万字。主要著作:《传销内幕揭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维和高官传奇》(群众出版社)、《中国维和警察》(北方文艺出版社)、《特稿采写宝典》(新华出版社)、《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风云》(人民出版社)、《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维和警察传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首印8000册)和《晚清名流睿语》丛书之《康有为卷》(编著,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底出版)。

 

2001年9月,余音将北京青年报社告上法庭,起诉他们抄袭其在《东北之窗》发表的特稿,经法院审理胜诉。2002年3月1日,作为特邀嘉宾,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剽窃说“不”》节目采访,被誉为“中国网上反扒第一人”。

 

近年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中国青年报》、《华西都市报》、《文化月刊》、大连电视台、大连电台等,对其进行过长篇报道。2001年以来,一次成为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两次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人相约星期五”节目的特邀嘉宾。新闻报道与专题策划,多次获奖。2010年6月20日,由中国人物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新闻人网和今传媒杂志社、陕西省传播学会等单位联手推出的“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中,余音以“鼓吹创建中国纪实文学理论大厦”而当选。

 

 


王立群题词
 
 

余音与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合影
 

余音在中央台接受撒贝宁采访
 

证据二2010年9B
 

证据二《环球时报》(2010年8月30日)原稿
 

证据一2010年5B
 

证据一《中国周刊》(2010年4月15日)原稿
 
 
 
                          东北之窗侵权部分目录  
 
一、网络不完全检索
(一)200912A
1、辽宁应试战略碰头命题    3个版,《东北之窗》第34-36
原载新浪博客                20091122
2、打赌——足坛反赌风暴    3个版,《东北之窗》第53-55
原载新浪博客   风清扬       20091122
3美国枪伤                  2个版,《东北之窗》第56-57
原载新浪博客                20091122
(二)200912B
1、借调干部的苦恼               3个版,《东北之窗》第34-36
原载广西检察网 《公诉人》杂志社   作者:徐浩程
2、任继愈:比“大师“更”大     2个版,《东北之窗》第53-54
原载腾讯网      文汇报 2009714日,原题《人生如同一本厚重的书——任继愈的学术人生》
3、中国第四代战机猜想           2个版,《东北之窗》第60-61
原载《安徽商报》   中安网
(三)201005A
1、龙永图8年:打开亚洲“麦克风” 2个版,《东北之窗》第36-37
原载新浪博客             2010415
2、“斗地主”最后的王牌出手?      2个版,《东北之窗》第38-39
原载腾讯新闻网            201049日,原题《土地出让新政可能明年7月出台有望终结价高者得》
3、被空难改写的国家命运           2个版,《东北之窗》第54-55
原载新浪博客              2010415
(四)201005B
1、大自然怎么不自然了?       2个版,《东北之窗》第56-58
原载《南方周末》    作者:黄永明   2010414
2、世博159                  8个版,《东北之窗》第48-55
原载《中国周刊》,原题《改变未来的世博会》(2010415日出版),作者张卓等
 
二、部分证据(以下侵权文章,都是崔克实亲手交给余音编辑的)
    (一)20105B
世博,159                     8个版,《东北之窗》第48-55
原载《中国周刊》,原题《改变未来的世博会》(2010415日出版),作者张卓等
(二)20109B
被现场直播惊扰的国家形象        3个版,《东北之窗》第34-36
原载《环球时报》(2010830日出版),原题《现场直播考验国家形象》,作者:王传军、纪双城、陶短房等

 

 

余音郑重声明:本稿反复推敲,句句属实,并请律师把关。如有问题文责自负,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2010年7月6日,中国作家网发表了《在“地球村”里书写下英雄主义的篇章——评余音的新作<中国维和警察传奇>》,而今,“中国网上反扒第一人”、辽宁作协会员、辽宁省第九次作代会代表余音“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鞘”:
 
 
维权遭“暗算”    作家告“东家”
             ——大连知名作家余音为维护著作权法再次抗争
 
                                        文/图    余音
 
 
2000年11月,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前夕,为了维护著作权法的尊严,我走进法院,将抄袭我稿件的北京青年报社告上法庭,经过审理,获得胜诉,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对我做了专访,并褒奖我为“中国网上反扒第一人”。而今,我所在的东北之窗杂志社,在主编助理崔克实的组织下公然“扒稿”,时间之久,数量之多,侵权范围之大,手段之明目张胆,前所未闻。出于职业良知和守法意识,我多次对其提出批评,他非但不虚心接受,反而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故意刁难、施行土政策等恶劣手段,长期打击、迫害我,使我这个31年工龄、15年副处、年近50岁的资深编辑、文史作家的身心受尽折磨,人格尊严受到损害,个人收入遭受损失,文学创作大受影响。近日,大连报业集团改革刚刚拉开帷幕,形势喜人,他却逆时代潮流而动,借改制之机故意整人,导演了一出剥夺我责编工作、砸我饭碗的“闹剧”。在隆重纪念中国第十一个记者节的大喜日子里,我被逼无奈,只好拿起笔来向上级组织和全社会反映问题、申诉苦衷。
 
 
                   知名刊物靠“扒稿”过日子
 
 
《东北之窗》创办于1989年,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也是目前东北“三省一区”唯一的时政财经综合性半月刊。《东北之窗》隶属于大连报业集团,她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影响广泛,曾代表东北参加过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刊展、柏林书刊展、羊城期刊展,是南方航空公司指定客舱读物。
 
 
2008年8月,崔克实从大连新商报社调到东北之窗杂志社,担任主编助理,具体负责编辑部工作。他从未办过刊物,不懂得报、刊之别,以办报的思路来办刊,不讲究幕后、深度、独家,而是一味地与报纸拼时效性。到任之后,特别是今年以来,每期杂志编辑阶段,他都把从报摊新买的报刊或网络上找到的数篇文章,分别指派,让责编来“编”。发表时,他既不依法叮嘱、督促责编注明这些作品的原题、原载何处,冒充本刊约稿欺骗读者;发表后,长时间、基本上不支付作者稿酬。这种违法行为,使责编们每次编稿都感觉是在刀尖上跳舞,多次给他提建议,他不但不听,还对我们说:“你觉得我们的读者对我们杂志有什么期待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除了单纯事实新闻之外,新闻工作者对自己发表的通讯、特写、评论、综述、理论文章等作品享有著作权,其它报刊转载、摘编时,必须注明作者、作品原题和原载何处,并在发表后及时向作者支付稿酬。东北之窗从网络上下载的稿件,也违反了《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规,没有对其内容进行核实,发表时没有明显的下载标识,更没有注明下载文件网址、下载日期。2009年1月以来,侵权问题几乎每期都有,今年更加触目惊心,时政栏文章主要“扒”《环球时报》,财经栏文章主要“扒”《中国经营报》《二十一世纪报道》和新浪网,社会栏主要“扒”《中国周刊》《南方周末》,每期违法“扒”稿比例较大,大都在十个版以上。因此,东北之窗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就像假酒厂员工不喝本厂白酒那样,东北之窗员工因为知道底细,大多不看或基本不看自家刊物。
 
 
 
                  “调理人”的两大“高招”
 
 
 
1999年7月中旬,我离开大连市委宣传部,调到东北之窗担任专题部主任,后来又成为执行主编。我曾在(北京)海军政治部、市委宣传部等机关工作过,服从领导、团结同事、与人为善是我的基本准则,在任何单位,都没有与领导、同事红过脸。2006年7月,在他到任前两年,我就主动辞了执行主编,决心不再走仕途之路。我与崔克实前日无冤,今日无仇,更不存在职位之争。在杂志社,他是唯一一个称呼我余老的同事,也没见过他称呼其他同事为某老,这让别人听来,他对我是多么“尊重”,然而,他当面喊余老、背后下毒手”,其所作所为实在让人费解、心寒!
 
 
 
崔克实对我进行报复、迫害,主要采取两大“高招”。
 
 
 
一是多次毫无道理地撤换我的成版”,让我备受折磨。在编辑流程中,申报选题、编采稿件、执行主编二审、主编助理三审过后,由美编制作成版,环环相扣,分工明确,每个成版都凝聚了记者、责编、执行主编、校对、美编等人的心血。一般情况下,从尊重集体劳动、保证新闻出版效率及安全角度,成版后,没有特殊理由,领导不能随便撤版,但临时撤换成版已成为崔氏风格。今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他几乎每期都要临时撤换我2—4个成版。这些成版,选题是他同意的,稿件是他签发的,有些稿件甚至是他指派的,但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撤换时不做任何解释,更换的文章送审后,他基本不看就签发。我考虑到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大局,每次都是以好心度人,接到执行主编转达的撤版指示后,从未发过牢骚,连夜编写新稿,也没因此与其发生一次争吵,但他的简单粗暴做法,却对我的个人形象有所损害,也给我造成了许多精神痛苦。
 
 
 
二是违法制定、施行土政策,导致我长期处于低收入状态。东北之窗一直实行质量第一、兼顾公平的上稿原则,东北之窗责编实行的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单位5年来从未长过工资,责编的平均工资在大连新闻界都是比较低的。按照杂志社规定,每个月每个责编要完成7个版,也就是说,完成这一基本工作量才有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包括超额版面费和好稿、好标题等评奖奖金。B版共80个版、4个责编,以今年5B—10B半年统计,扣除版权页和广告等,人均16.7个版,而我每期平均只有11.33个版。其中,5B—7B人均16.4个版,我平均只有12.5版;8B—10B人均17个版,我平均只有10.17个版(9、10月更惨,分别只上9.5和7.5个版)。版面不仅上的少,而且平均数下降迅速,直逼基本工作量底线。众所周知,文无达沽。崔克实借质量第一、竞争上稿的名义严格限制我的上稿量,使我的绩效工资大受影响,收入可怜。我的副处基本工资是1977.55元。今年5月发到手的工资是2005.5元,8月发到手的工资是2048.73元,在杂志社副处级干部中最少,在责编中也在倒数之列。9月下旬,编发10B时,我陆续提交了各地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透视等多个选题,崔克实以市委宣传部规定“不宜碰”等为由予以枪毙”,最后,在他的严格控制下,只发了7.5个版;我不在场时,有的同事替我打抱不平,提出“余老师的版面太少,怎么养家?”他却再三申明:“保证他完成基本工作量就行!原来如此。他所谓竞争上版并不是质量第一,而是提前给我画地为牢,再好的文章也不允许多上,从而把我的应有版数卡掉,故意制造编辑部之内的贫富差距。     
 
 
                
借改制之机排挤人才
 
 
 
近年来,在各级组织、作协的关心、帮助下,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我站在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的高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笔耕不缀,在纪实文学创作及其理论研究领域,在改革暨戊戌变法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传销内幕揭秘》《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和《中国维和警察》等7部著作,作品发表量约400万字,多次获奖。11月1日,光荣地出席了辽宁省第九次作代会。
 
 
 
作为东北之窗的一分子,我撰写的很多稿件,都是在《东北之窗》发表后,再投寄出去的。在《北京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著作出版接受媒体专访时,都注明了作者单位名称,为宣传《东北之窗》做了一些工作。这些年来,我采写的文章,在《东北之窗》发表后,又有多篇文章投稿后,分别被《中国政协报》《文学报》《中国教育报》等发表,产生了较好反响,为进一步宣传大连尽了一份义务。可以说,无论是学术、创作成果,还是作品的再发表率,在东北之窗乃至大连新闻界、文学界,我都是名列前茅,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还破例为我题写了“补史之阙、纠史之偏”,予以勉励。但是,崔克实“武大郎开店”,将我视为异己,时时刁难,事事排挤。
 
 
 
928日、29日,在我多次要求下,他才于29日下午勉强同意听取我的思想汇报。我原本想,要过国庆节了,通过谈心,让他知道我的真切感受,对其错误言行有所认识,而他却态度粗暴,无理辨白之时,对我大声宣布:“我就这么办了,你能怎么样?以后你的稿件我不看了,你爱找谁看就找谁看,爱到哪里告就到哪里告!”国庆节以后,上班多日,我一直抱着期待的心理,希望杂志社主要领导找我谈谈心,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却大失所望;1018日(星期一)上午九点半我就到了办公室,没见到崔克实的影子;后来我们部门主任主动给他打电话,催他开选题会,他推到14点,后来又推到14.15分才开,我坐在办公室,没有任何人来叫我参会。14.50分,选题会结束,我问回屋的同事:“领导找我开会了吗?”他们如实回答:“没有。”我向崔克实的办公室走去,希望找他再谈一次;到了门口,他正巧开门出来,见到我却不理不睬,扬长而去。我的心情可想而知,他的目的也是可想而知:他决定不看我提交的稿件,实质上是剥夺了我参加选题会的权力;杂志社处于新旧交替状态,我提交的稿件无人三审,怎么做版?我参加不了选题会,又无法做版,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剥夺我责编工作的既成事实。他不仅用“软刀子”杀人,而且想砸掉我的“饭碗”,我还有出路和退路吗?
 
 
 
目前,我已经向上级组织和版权机关实名举报东北之窗的侵权事实、申诉自身的不幸遭遇,希望他们秉公执法,妥善解决问题,重塑《东北之窗》的新形象,让我早日、体面地返回工作岗位,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